近日《新闻坊》进社区“阿拉搭侬面对面”活动第一站走进徐家汇街道的万体汇和赵巷两个“生活盒子”,通过打造一场场特殊的“坊间欢乐汇”,实打实地拉近了栏目和市民的距离,将媒体与百姓手拉手、心连心的互动情谊展现于大小屏,也让更多观众网友们一起沉浸式感受当下城市中社区持续发展、“生活盒子”宜居便民的欢乐场景,更深入展现海派文化的独到魅力。
欢聚一堂“来白相”
在万体汇“生活盒子”,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和社区居民一起献上了一场特别的“文艺汇演”。
上海广播电视台“侧耳”团队主持人和社区朗诵达人一起,带来诗朗诵《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带大家循着灵动、俏皮、感性的文字,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穿透力。
徐家汇街道的嘉汇舞蹈队带来舞蹈表演《玉兰花开》,顿感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生动展现了上海的文雅风韵。
活动还邀请了滑稽说唱表演艺术家进行现场互动,《新闻坊》“闲话上海”板块的主持人和居民们一起学习上海说唱,欢笑声、喝彩声响成一片。
畅聊百姓身边事
“我有咖啡,你有故事吗?”两个开在社区里的小小咖啡馆,汇聚了市井百色,也蕴含了许多背后的故事。在《城市“益”点光》微访谈中,一位退伍狙击手和一位听障人士作为咖啡馆主理人应邀前来,畅聊他们开咖啡馆的经历,述说咖啡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故事。
服务市民做公益
围绕当下最热的“减肥”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的留学生主动请缨,献上相声《肉在囧途》为大家科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医生也来到现场,围绕减肥和其他相关的专业问题进行互动问答。
健身教练还带领社区居民们一起动起来跳健身操燃脂。
展现社区新魅力
走进赵巷“生活盒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非遗工作室,展示了徐家汇海派纸艺方寸之间的纸上乾坤,既包含传统的古典与雅致,又具有都市生活的现代与时尚,恰似海派文化的气韵流转。
直播还带领观众网友们一起观摩红色剧本杀排练,深入感受依托社区场景开发的原创剧本。剧本杀结合本地红色基因、历史民俗等元素,形成不可复制的特色IP。通过“剧本杀 文旅”的模式,利用红色旅游路线特色和社区空间,打造差异化的场景体验,提升社区活力,探索文旅消费新场景,同时增强社区凝聚力,吸引年轻群体。
赵巷生活盒子也是徐家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主阵地,在上海市第三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定级中被评为示范中心,成功培育了“海派之源·艺趣成长”、“海派之源·畅享生活”、“海派之源·社区传承”、“海派之源·红色基因”等系列品牌,为广大居民朋友提供一站式的“大文化”服务。在这里,您可以观看新华院线的电影大片、专业院团的演出,欣赏专业策划的展览,也能在“光启书苑”品读经典好书,在“市民艺术夜校”、“周末美育课堂”、“社区学校”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还有群文团队活动、健身驿站……365天天天有活动,日日都精彩。
推门是烟火,转身即风雅。最好的文化客厅,就像上海人家的客堂间,大气谦和,烟火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