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论老年大学宪章
2016年05月19日 来源: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 浏览次数:377

论老年大学宪章

 
作者:王友农

 

20135月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在广州召开的第92届理事会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老年大学宪章》(以下简称宪章),当时该文件中译本在主席台上散发。这是世界第三年龄大学(U3A)运动的一个大事。据悉,这个文件两年前开始起草,20124月AIUTA里斯本会议上作了讨论,广州会议上通过。笔者初看到这个寥寥10款的简单文件,心想此文分量究竟有多大,怎么称为宪章?然而研读再三,感觉宪章确是名副其实。

一、《老年大学宪章》的国际意义

最初在广州见到的《老年大学宪章》,是法文译过来的。其后9月份在瑞典乌普萨拉召开的AIUTA第93届理事会议上获得英文版。因有人将英文版的《老年大学宪章》翻译为“老年大学章程”,笔者意识到此“宪章”与“章程”翻译字面不同,不是小分歧而是看法大相径庭。宪章是指具有宪法意义的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而章程只是一般组织、社团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规程和办事规则的文书,是一种规章制度。两者是不同层次的。《老年大学宪章》的“宪章”原法文为charte,英文为charter,此单词可译为宪章、纲领、包租,在这里只能译为“宪章”。从原文所取英、法文单词来看,译“宪章”是准确的,再从此文内容认真看,称之“宪章”更是准确的。

我们知道,许多国际组织都制定了并公开自己的宪章,这是向外界宣布自己的重大原则看法,也是组织内部公认践行的纲领和准则。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宪章的提出,是向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的世界树立起一面老年教育(U3A运动)的旗帜,宣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概念,老年大学教育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价值。

《老年大学宪章》文句精炼,却是包括中国老年教育在内的全世界第三年龄大学近50年丰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全世界老年大学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办学启示,是各国老年大学在国际老年大学协会这个平台上交流协作的成果,是用世界眼光审视老年大学教育,抽象其共性规律而产生的共同理念的一次飞跃。宪章的原则精神,将指导各国老年大学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满足千百万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进一步让老年教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老年大学教育。《老年大学宪章》虽是外国人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句表述出来的,但我们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可以清晰地认知到里面的真知灼见,可以发现里面的观点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完全适应我们,具有导向和实操作用。

二、《老年大学宪章》的人本理念

在广州,我们曾组织了专家学者讨论《老年大学宪章》,大家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通篇没有一句讲办学条件应该怎样怎样,但10条里明确讲到以老人为本的有6条,而且10条论述每条都鲜明体现了人本理念,这是宪章最大特色和亮点。

笔者理解宪章的人本理念包含了以下观点:1.老年大学面对所有老年人开放;2.老年大学促进老年人文化福利;3.老年大学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4.老年大学帮助老年人对现在、过去及未来有更好的理解;5.老年大学努力减少对老年人的各种歧视,反对排斥老年人的言行;6.老年大学为世界各地老年人提供有利交流平台;7.老年大学提供积极老龄化的知识和物理条件,延长老年人寿命。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也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年教育事业,宪章的人本理念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使我们在老年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贯彻科学发展观该落到哪些实处,怎么着力,怎么收获。

宪章的人本思想突出强调人人平等的原则,坚决反对对老年人的任何歧视。宪章指出:年龄,文凭,收入,性别,种族,宗教等,都不是限制老人受教育权利的因素,也不是把老人另类化、看不起的借口,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老年人分等级分贵贱,没有任何理由歧视任何身份的老人。老年大学是聚集老年人最多的地方,是一个没有限制,没有歧视的家园,宪章认定这里是一个集体,是一个所有老年人平等相处的集体。这个集体的道德准则是人的尊严,保持、尊重和维护每个老人的尊严。

宪章的人本思想,实质是阐述老年人的人权问题。它充分体现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提出的“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和尊严”的五大原则,“尊严”一条在《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上表述为:“老年人的生活应有尊严、有保障,且不受剥削和身心虐待;老年人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或族裔背景、残疾或其他状况,均应受到公平对待,而且不论其经济贡献大小均应受到尊重。”以人为本最基本的准则就是这一点,因为任何老人都是平等的,都有个性和尊严,没有贵贱之分,没有等级差异。老年大学是有个人自由的、民主的、相互尊重的集体,应成为全社会尊重老年人的示范。

三、《老年大学宪章》的公平规则

宪章主张的公平主要是教育公平,主张老年大学面对所有老年人开门,不设任何限制,这是与其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通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老年教育公平是老龄事业公平的基石,也是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宪章要求老年大学公平地招收所有老年人,不把任何人与人的不同因素作为入学条件,这就是我们讲的“全纳教育”和“老年教育均等化”,这一点对我们很有意义。

在国外,老年大学绝大多数不是政府主办的,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私人的、高校办的老年大学基本是非盈利的,但全都面向全社会,他们也非常强调入学权利人人平等,宪章体现了这一点。在中国,老年大学教育以党政主导的,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元素,无可置疑地属于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价值追求。老年教育均等化,就是老年人都有权利享受老年大学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目前老年教育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提供量严重不足,公平问题迎面而来不可回避。多数老年大学对生源的要求,并没有带歧视性的干部身分认定,虽然许多老年大学都冠名为“老干部大学”,但实际上都对全社会老年人开放,同学之间也没有等级观念,校方、教师、学员都能平等相融,对短缺学位的报读采用随机抽签,体现公正标准的均等化,符合宪章的公平规则。

然而另一侧面严峻的问题是老年教育供不应求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事态非常突出,大量的老年人没有学位只能徘徊于老年大学的门口。也有不少老干部部门主办的老干部大学只对退休前是干部身分的老人开放,非干部身分的老人退休后被剥夺了上这类老年大学的机会,甚至还有的老干部大学对入学者退休前的干部级别都划了线,作了限制,处级以上退休干部可以报读的,科级的就拒收,更别说退休的工人农民。退休证上标注的干部级别成了终身的“享受等级”,这是很不公正的。

加大供给扩大覆盖面是解决老年大学教育不公正的根本策略。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提出的“加大对老年大学建设的财政投入,扩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增加老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使供求趋向平衡,宪章讲的老年大学教育公平才可以真正实现。但是在供不应求的现在,办学的老干部部门领导应解放思想,破除服务对象只局限于离退休干部的观念,在资源调剂充许的情况下,为所有有求学愿求的老人打开老干部大学之门。当然离休干部优先择课而学,谁也不会有意见。其他老年人入学应该是公平排队,不管是否干部身份,大家机会相等。须知通过老干部部门投入的办学资源,也是全民所有的国家资源。在世界,在中国,在老年大学,在宪章里,老年教育公平和正义比阳光更重要。

四、《老年大学宪章》的文化精神

研究宪章的文化观,我们可以真的打开眼界。我们也深知老年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独特性,我们也在不断实践和探讨老年大学文化发展的内涵和规律,探索老年大学文化精神。但是外国学者以他们不同于我们的视角和思维来看待老年大学文化现象,阐述老年大学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可使我们跳出自己的圈子而受益匪浅。

首先,宪章认为老年大学的目的就是在校园内传播知识和文化。教师是主要传播者,老年学员是受众。可见,老年大学文化是需要传播的,是一种教育文化,它依托教学活动而存在、发展,其本质是教育,不是文艺,不是体育,更不是娱乐形式;其次,宪章认为老年大学的任务是促进老年人文化福利与社会和谐发展。在这里,文化被当作老年人一种精神方面的享受,因而是一种福利,同时这种福利文化又产生社会效益即促进社会和谐,老年大学文化使个人与社会双受益;再次,老年大学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帮助老年人对现在、过去及未来有更好的理解。这就是说,老年大学文化本身的价值就在于陶冶老年人的情操,改善老年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使我们想起安南在世界第二届老龄问题大会上说过,“老年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中介”,老年大学文化挖掘和引导着这个中介力量。以上三方面的见解,紧扣着老年人这个唯一主体,深刻揭示了老年大学文化的定义、本质、作用和价值,揭示了老年大学文化精神以老人为本的真正核心内涵。

老年大学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需要科学的治学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宪章指出,老年大学需要创新各种社会活动、智力活动、体力活动来促使老年人健康,这是广义的老年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目的,创新是最好的治学之道。而创新体现在老年大学学术活动的层面上,是通过自主一体化发展,或与其他教学机构的合作来确保。宪章强调老年大学文化最高层面的因素是学术活动,在此要通过两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一方面是自己独特的研究、教学(智力)活动,另一方面是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老年大学要有学术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了学术地位,才会有整个老年大学文化的地位,也才会有老年大学在教育领域里的地位。我们对老年大学学术活动的用处认识不足,没有把它当作校园文化的高层次内容来营造,这是需要改进的。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自主一体化发展”打造出高品位的老年大学文化呢?宪章讲了两个治学通道:一是开设各个学科的课程,二是组织各类会议及研讨会。看U3A在世界的动态,国外老年大学学员研讨会都已经常化了,形成一种高雅文化现象。对照我们,我们在课程开发、设置方面确实倾注了很大的精力,成效显著,但组织学员围绕所学内容经常开展学术性的研讨会却是忽略了,因此我们的校园文化往往显现学术气氛不浓。我们应该学习国外这一治学方法。

宪章以老年大学的“国际化”为标题观点,指出:老年大学是世界各地老年人学术科学合作的有利交流平台。这是把老年大学文化提升到面向世界的高度,进而把老年大学教育国际化这一深远意义的要求明文规定下来了。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学术合作、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是大趋势,各国各地老年大学都应打开大门面向世界,为不分国界的老年人提供文化合作、交流平台,为各民族文化和谐相容作出贡献。宪章关于国际化的阐述,赋予了老年大学文化崇高精神和社会责任,创出了老年大学文化的高境界,为我们中国老年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份导向性的宝贵精神食粮。

五、结语

《老年大学宪章》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思路清晰,主题突出。它的主题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的第一原则就是老年教育公平;它的精髓和亮点就是创新的文化精神;它的精彩启示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句话:读不尽的《老年大学宪章》。本文只是一个粗浅解读。

(作者系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副校长)

热点推送 更多>>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