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96年9月接任重庆市老年大学校长,迄今已近12年。十多年来,作老年大学校长工作我感受颇多,可以说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但比较集中的主要的感受则是:在我国现阶段作为一个老年大学的校长,必须有“事在人为、各显神通”的精神和“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
十多年来,重庆市老年大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应归功于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市委市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应归功于校级班子的团结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切地体会到:校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校长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兴衰成败。
这里根据我十多年作校长工作的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要把老年教育当成“朝阳事业”来办
作为老年大学校长,对老年教育事业的认识要站得高、看得远。
首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来认识老年教育事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指出到那时“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办好老年大学,就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和载体。
其次,要从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长远需要来认识老年教育事业。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17.17%,庞大的老年人群呼唤老年教育!所以,中国政府在2006年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可以说老年教育虽是“夕阳工程”,但是“朝阳事业”,从长远来看,老年教育事业必将欣欣向荣发展,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二、要站在攻坚克难第一线
作为校长,首先要能抓准抓住本校的坚冰和难点;其次要有承担重担、承担责任的勇气,知难而进;第三要有不攻克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
我1996年一接任校长,听到师生员工反映最多的是无校舍的问题。我当时还在政协作副主席,就利用开政协委员会时,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及计划,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到场的机会,向他(她)们请求给市老年大学新建校舍。
1997年,重庆市和其它几个市合并建立中央直辖市。新兴的直辖市百业待兴,新建市老年大学的事提不提得上市委市府的议事日程?加之“九五”计划又没有立项建市老年大学。怎么办?我决心直接找市委市府两个“一把手”。终于争取到了时任市委书记张德邻和时任市长蒲海清两位主要领导在我送去的关于修建市老年大学新校舍的请示上“同意”的签字。在历任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政府投资1200万元的市老年大学新建校舍、以“民心工程”的姿态立了建设项目,拆迁了43户人家和2个机关单位,让出了紧靠市委的一块地址建校,由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具体操办土建及装修工程。新校舍建好后,市财政又拨款100多万元,由市府采购办为学校购置了全新的教学和办公设备。2002年9月新学年开学了,师生员工们第一次坐在新校舍上课,几千白发学子的梦想终于成了真!
三、要有创新和自加压力的精神
有了新校舍、新设备,师生员工都十分高兴。我们当时又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学校硬件上了台阶,软件必须紧紧跟上,即不要硬件不错,软件无作为。大家决心争创全国先进老年大学。
这时,我们又引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全国先进老年大学的水平。经过全校师生员工广泛的、反复的酝酿,《重庆市老年大学七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03年9月正式出台。2006年6月,在学校自查自评基础上,经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验收合格,授予我校“重庆市老年教育中心”和“市级示范校”称号并隆重授牌。2007年8月23日,在我们的校长(扩大)会议上,通过了《重庆市老年大学争创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工作方案》,《方案》具体地从8个方面对照全国兄弟学校的优势,找出我们的不足,订出改进目标,提出保证措施,明确分工负责,规定了争创步骤和阶段。师生员工们一致表示:要举全校之力,提前跨进全国先进老年大学的行列!
四、学校必须突出“以人为本”
老年大学要办好,必须充分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老年大学办好了,也让全校师生员工共享和谐校园的快乐和裨益。
作为老年大学校长,突出以人为本,我感到可从三个方面去作:
1、事业吸引人:许多老年人喜欢上老年大学,而且更喜欢上“重点老年大学”!不嫌路程远、不怕车费多,自愿到办得好的老年大学读书。教职工热爱办得好的老年大学,认为在这样的学校工作光彩、舒心,愿为这个学校作奉献。所以校长要把学校办好,用事业吸引人。
2、感情留住人:首先要尊重人,尊重师生员工,平等相待。其次要体现人文关怀,如表扬先进,生病看病,节日慰问,生日祝寿,适当的津补贴,对教职工子女升学就业关心帮助,解决在编职工住房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等等,让师生员工感到学校“人情味浓”,愿意留在学校。
3、目标激励人:校长要善于集中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意志,适时提出学校短期的、中期的、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这对全校师生员工有极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能够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当好“班长”
校长实施领导,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发扬民主;必须防止校长个人说了算,要坚持重大事情校长会或校长扩大会集体研究决定、日常工作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校长是校级领导班子中的“班长”,要有思路,有魄力、有干劲、有肚量。有思路就是提得出指导学校发展的正确路子。有魄力就是当断则断,敢于拍板,实质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有干劲就是要带头实干,不能当“甩手掌柜”。有肚量就是能包容,“班长”具有上述品格,就能团结一班人,形成意志集中、目标一致;作风深入、真抓实干;坦诚沟通、心情舒畅;相互补台、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
六、努力实现两个“三步曲”
我想,要作好老年大学校长工作,应该努力实现两个“三步曲”。这就是:
1、思维“三步曲”: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引领性。例如我们两年前就在思考:我校课堂教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该争取在老年远程教育上有些建树,以推动全市老年教育有新的发展。经过一番具体准备,重庆市老年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将在本月底正式开播!这在西南地区尚属首家老年远程教育。
2、工作“三步曲”:决策讲科学、实施讲认真、总结讲一分为二。决策前要调查研究,要发动群众酝酿,自己要认真思考。实施决策的全过程都要认真了解情况,严格督促检查,作到随时心中有数。总结时要严肃,要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找出新的起点。
以上是我的一些实际体会,得出的结论也只是一孔之见,提出来供讨论。我还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掌握老年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管理出效益”。
(重庆市老年大学 罗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