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所接触的人脉中没有了领导,同事,部下,客户。除了家人之外,身边就剩下一种身份的人:朋友(包括同学)。每天在微信群里也不时收到许多诸如老人要有四老(老底、老房、老伴、老友)的善言警句,似乎老人除了吃饭,睡觉,这交朋友是一件顶顶重要的事情了。
和年轻人不一样,老年人褪去了光环,失去了资源,抹去了功利,要真正交几个好朋友也确实不易。有些朋友,也不知什么原因,走着走着就淡出了你的视线。有时觉得孤单,并非身边没有朋友,只是心里无人作伴。自己十年一路走来,对朋友也是且行且珍惜。
在我的体会中,一般老年朋友有三种类型:
一、知己朋友。
高山流水,难遇知音。知音能交一二,已经很好了,实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情贵在那份依赖和真诚。知己的朋友要靠岁月的沉淀,他们知你冷暖,懂你悲欢,相互能陪伴一生。你可以在深夜的任何时候按响他的铃声,向他倾诉心中的烦恼。也可以约他出来,结果却默默地一起呆坐,什么话也没说。彼此总是牵挂,淡淡地融入心灵。朋友虽知己,但也要善于经营。爱情,亲情都要经营,何况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朋友,但这种经营和功利无关,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朋友间也要用心去爱,懂得付出,学会感恩。不然,再好的“知己”朋友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走远。
二、“兴趣”朋友。
这些朋友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结识。如旅游、摄影、书画、作文、歌舞等。当然也不排除麻将、养狗之类的。朋友之间在文化,学历,教养和经历等方面比较接近,在某个兴趣爱好上能相互交流。这些朋友虽然不能陪你一辈子,但也能在人生的晚年共同走过一阵子,给你寂寞的黄昏添一些亮丽的色彩,也实在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兴趣圈的朋友,要相互尊重,懂得欣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轻视他人,过于认真,固执已见,结果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其实大可不必,虽说“认真”二字是美德,但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什么都应该风轻云淡,大家凑兴趣玩玩而已,何必认真呢?
三、“热闹”朋友。
这类朋友肯定是先热闹,其次才是朋友。刚退休的几年间,身体、精力都充沛,热闹朋友不约自来。农家乐,广场舞,逛商店,特卖会,大聚餐等都是朋友相会的理由。大家来时笑哈哈,去时无牵挂,求的就是这一刻的欢乐和轻松。这类朋友我虽不多,但有时也会受邀参与。这类朋友圈切记有两大忌:一是不要显摆,处处显山露水地表现自己,此举最讨人嫌。做人要低调,行事要随和,不管你以前有多大的辉煌。二是不要嘴碎好议论,人前少说自家是,人后不议他家非。你想,来的就是闲人一堆,找个理由出来打发时间,你再挑起些话题,正好填补大家的闲心情,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朋友固然很重要,但请不要忽略家庭的亲情,多在意和家人的交流。我们年轻时被匆忙的生活所无奈,欠下了太多对亲人的关爱,有些已经终生无法弥补。我们要把剩下的不多时间好好地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尽最大的努力过好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要知道,你到这世界来走一遭,每一个在你生命中出现的亲人,都是一份千载难逢的缘分。他们陪你或长或短地走过一段路,都应该好好珍惜。
朋友要交,但也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包括身体、精力、经济、家庭等各个因素。要承认老年人的能力有限,不要勉强去做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事情。如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尽管相知相熟,但结交起来话题总有些距离。再如身体情况不一样,硬要不服输跟着折腾,反而会勉为其难。老年朋友的交往,意在休闲,情在放松,不能作为一种负担和压力。六十岁以后,没有必要把太多的人请进自己的生命里,应该把宝贵的,有限的时光留给那些真正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人。
朋友之情,重在长久,不要过多地透支友情。我们还是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情份,能用其他手段解决的问题,一般不要轻易去动用朋友的“人情”。因为社会浮躁,物欲横流,大多数老人都失去了作为交换的资源,麻烦“人情”会给别人带来为难。人家若来麻烦你,我们也同样尴尬。老年朋友之间的交往还是保持一份淡泊,简单为好,能给人一种心灵的安静。
以上的老年朋友之说,当然要视各人的情况而定,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但愿我们的老年生活在亲情,友情的滋润下,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史系 陆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