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普及与提高是老年学校教育的两大主题
2007年01月10日 来源:上海老年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107
普及与提高是老年学校教育的两大主题
武汉  徐善猷
    普及与提高是牵动老年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本文试从武汉地区老年学校教育20年来的实践与认知,就普及与提高对推动老年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地位、相互关系和今后对策等问题谈谈粗浅认识,请教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同仁与专家。
    一、普及与提高的主题地位
    为什么说普及与提高是老年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呢?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1、顺从客观规律的要求。事物是不断运动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事物在发展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旧到新的变化,无不经历从数量到质量,又从一定规模的数量到一定高度的质量不断循环往复的演变过程。科学发展观提示了这种发展进程中的矛盾运动,要求人们认识、把握和遵循这种客观规律,推动事物的可持续发展。老年学校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抓住普及与提高这两大主题,推动老年学校教育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2、回应时代发展的呼唤。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老龄长寿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老龄社会的快速到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提出以及老龄问题的综合治理,要求国家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倡导多办老年学校,办好老年大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国老年学校教育在20年间得以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
    3、应对老年学习的需求。伴随着老年人口的迅猛发展,在当前退休人员中凸现出文化层次高移化、退休年龄低龄化、学习需求多元化的新趋势,一方面广大老年群体要求社会将老年学校办在社区、农村,办到家门口,以方便他们就近便入学。另一方面要求老年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
    4、肩负社会责任的使命。老年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是这一事业的公益性所决定的。它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这种社会责任赋予老年学校教育以诸多的社会功能。老年大学(学校)作为一种载体,它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之一,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老年人文化素质的学校,是落实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培植老年人才的场所,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老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是关心下一代,服务社会、展示当代老年人风采的平台。多办老年学校,办好老年大学就成为各级党委、社会各界和老年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老年大学自身发展,攀登新高的需要。
    二、普及与提高的相互关系
    1、多办与办好是普及与提高的核心内容。武汉地区老年大学(学校)协会自成立以来,就把促进武汉地区老年学校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为协会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坚定不移地贯彻普及与提高并举的方针,一手抓普及,多办老年学校,通过加强网络建设,以社区居委会和农村委会为重点,把老年学校教育推向纵深发展,提高入学率,扩大办学率,拓宽覆盖面。一手抓提高,办好老年大学,通过创建示范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中心,规范办学教学,健全管理制度,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老年大学整体水平,朝着一个新的目标,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
    2、普及与提高是驱动老年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只轮子。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多办与办好的互动,二者犹如机车之两轮、鲲鹏之两翼,它们既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提高源于普及又反作用于普及,普及的发展又必然会激起质的长哗。是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没有一个上下联动的四级办学网络的纵向发展,创建示范老年大学就好比是无源之水,反之,不培植一批条件较好、规模较大、质量较高、制度健全的规范化示范校作为学习的样版,也就如同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3、普及与提高是衡量一个地区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地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水平,主要考核两大指标:一是办学网络纵深化发展的深度,重点考核地区办学率和入学率的高低。二是办学水平向规范化提高听高度,重点考核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水平。只有普及与提高并举,才能壮大该地区老年教育的整体优势,推进地区老年教育的全面发展。武汉地区老年大学(学校)协会在创建市、区两级示范老年大学时,将推动基层老年学校的发展列入考核评估标准之一,在加大创建规范化示范校力度的同时,加快了普及老年学校教育的步伐。一个上下联动、城乡一体的老年教育网络正在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抓住两个主题,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大文章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创老年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强化领导管理机制。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的多样化一直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虽经多年探索,至今尚未形成上下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此间各地区都女建有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一个地区管理机构必须是一元化的主管,不能因办学的多元化而形成主管的多头化。道理很简单,多头管理势必政出多门,造成管理混乱。武汉地区经多年摸索,在市、区一级普遍建立了“领导挂帅、部门负责、齐抓共管、促进发展”的管理体制,推动了地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齐抓共管”的机制,有时也因管理主体的不确定性和管理机制缺乏实体性而影响其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在全国尚未实际形成统一管理部门的情况是,各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建立适合本地区老年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只要这种管理体制主体明确、机构实体,那种模式管得好就采取那种管理模式;那个部门管有实力、抓有实效,就由哪个部门去管,不强求一致,不搞一刀切。
    2、制订五年发展规划。武汉地区自1991年起老年教育即步入有序发展阶段,时至今日已经历三个五年计划期。今年是2001-2005年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如何定位,笔者认为原则上应该是,首先,以社区、农村为重点的基层老年学校教育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其次,发展规模要与地区老年人口发展速度相适应。第三,老年教育网络建设基本构成学校教育与远程教育协调发展的上下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格局。第四,在继续开展创建示范老年大学(学校)的同时,进一步瞄准全国先进目标,创建全国一流名校;在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挺立于国内名校之列。或集中一批名师能师,打造一批品牌课程;或发扬各自特长,组建一批特色学校。本着这些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五年计划。
    3、加快法制建设步伐。老年教育的蓬勃发展,呼唤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呼唤全国《老年教育条例》早日出台。为适应武汉地区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规范政府、社会在兴办老年学校教育中各自行政责任、社会职责,有必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有协会、老年大学和一些专家进行调查研究,按照法定程序,起草一部具有武汉特点的老年教育地方性法规,报市人大常委会审定公布执行。
    4、重视发挥龙头作用。继续发挥市、区老年大学在所在地区的中心作用。所谓中心作用大体包含参谋、指导、示范、服务四个方面:一是参谋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就推进地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措施等问题,向党委、政府进言、献策;二是业务指导作用,通过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基层老年学校建设;三是示范作用,在办学宗旨、教育方针、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为基层校树立学习借鉴的榜样;四是服务作用,在教师培训、教材推荐、教学计划、办学方法等方面给基层校以具体帮助。这种中心作用,好比龙头作用一样,舞好龙头,壮好龙身,摆好龙尾,一条龙都会活了起来。
    5、不拘一格创新思路。老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新兴的教育事业,它与普通教育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独具特性的一面。运用科学发展观,开拓视野,多棱角地审视老年教育,要求: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二要重视对个性问题的研究;三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新,关键在于理念的创新、思路的创新。有句成语叫“标新立异”,即“标新理于百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标新须先立异。勤于思索,敢于求异,大胆实验,善于总结,高度概括,综合提升,使认识升华成新的理念,用以指导实践。在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不拘一格,寻求多样化、全方位的发展。
                      (作者系:武汉地区老年大学协会、副秘书长)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