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老年(老干部)大学学习团队始终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为宗旨,积极响应学校“丰富团队文化内涵、提升团队活动品质”的要求,以乐进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探索、拓展活动形式,自2023年起组织开展了学习、参观、慰问、演出、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我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参观类
从书画与碑林中阅读历史
大鹤书印团队
4月24日,春天的气息芬芳清新。大鹤书印团队队友如约聚集醉白池公园参观董其昌书画展、赵孟頫《赤壁赋》碑林。
“曲径回廊掩粉墙,天然卷轴映枢廊。雕楼月影谪仙醉,水榭天香居士狂。”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漫步林荫小道,途经亭台楼阁,队员们到达董其昌书画展陈设地,静心欣赏明代书画。先生用墨明洁、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明代的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碑林浸透着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更承载着由远及近的浩瀚中国文字史。走近赵孟頫《赤壁赋》碑林,目睹前人的古朴遗风,大家不由地细致观察、凝神临摹起石碑上的文字。霎时间,大家突然觉得这些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文字印刻在光滑的石碑上,正是一卷厚厚的典籍,余韵悠悠。
汇聚“微光”
好帅光影团队
4月11日,好帅光影学习团队孟庆骔、殷国柱等队员在指导老师高国良、活动组织者鲁月仙的带领下,在新泾文化中心参观了新泾镇社区摄影展“微光”。展览集中反映了新泾镇社区抗疫期间的一系列感人画面。
队员们沉浸式回顾了抗疫期间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战胜疫情的感人过程,充分感受到新泾市民同心抗疫、不畏险阻、积极乐观、斗志昂扬的抗疫精神,也见证了摄影班学员在抗疫一线参与斗争的生动场景。
学员沈瑜、陈建、唐灏洲、林长发、鲁月仙等人的摄影作品参展获奖。
学习参观 阅读历史
美好歌唱团队
一
愚园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文化之路,记载了中国半部近代史的故事,也见证了几代人的记忆。阳光明媚的日子,美好歌唱团队的队员们走近“愚园路历史名人墙”参观学习。
“名人墙”是一座开放的微型城市记忆馆,展示了曾经生活、工作、学习于此的历史名人们的点点滴滴,朴实无华却让人经久难忘。中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白杨,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家顾圣婴,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傅雷,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以及史良、张爱玲、蒋英、周旋、胡蝶、矛盾、章伯钧、黄炎培、林伯渠、张澜、陈独秀、李立山等名人志士、文化名流都曾在这里留下历史的足迹。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央机关也曾设在愚园路1320弄。
愚园路就是这样一条写满历史故事、富有人文气息的道路。要想了解它的故事,还得深入弄堂,走近每栋建筑,细听其娓娓道来。
二
追寻红色足迹,继承革命传统。5月18日,美好歌唱团队14位队员相约前往愚园路享昌里418号参观“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编辑部旧址还原了早期革命历史人物的工作场面,革命先驱瞿秋白同志经常到此指导工作。《布尔什维克》杂志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传达了共产国际和党中央的声音。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阐述中国革命的初心和使命,并及时报道了工农武装暴动、红军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斗争的情况,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真实历史事实。
队员们认真细致地观看旧址和革命先驱人物介绍,还以高昂的激情唱起了红色歌曲《红岩赞》,表现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及缅怀,也为中国革命胜利而骄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能实现。
参观“微光”影展 学习感人事迹
西郊琴韵团队
5月11日,西郊琴韵学习团队徐志解、侯进祥、孙崇善等队员参观了“微光”摄影展。摄影展全面反映了疫情期间新泾镇共产党员以志愿者身份抗疫保供的感人事迹。摄影作品中,也有西郊琴韵团队队员的身影。目睹他们在抗疫期间担当志愿者的照片,大家由衷地敬佩,不约而同伸出大拇指点赞支持。
本次参观学习充分激励起队员们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心,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