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
清晨,一声淳浓稳实的乡士音“新泾公社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这声音从乡村的有线广播中传出,在广阔的田野上空回荡,唤醒了农家烟囱上方徐徐升腾的缕缕餐烟;追赶着三三两两泥泞小道上疾步去街市的赶路人;笼罩上田间三五成群出早工的耕耘者,伴着那开笼放鸡鸭去草垛旁寻觅食物的吆喝声……乡村在河道、溪流水雾的弥漫中,空濛的景色忽而点缀成莲花盛开的花瓣,忽而又凝化成双龙戏珠、七星北斗,与西邻虹桥机场通连,似如来手中的佛珠,上连天宇下接地气化作阵阵紫气祥云,清晰地构筑出一副江南水乡的“清明上河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土改后的新泾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着春天的勃发自发地把田聚集起来,组织成以自然村落为生产小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积极投入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12月2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曙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总理的淳淳教导为新泾发展打开了一扇窗。乡里人抓住契机与时俱进,在蔬菜种植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基础上敢为人先,以新泾机械厂农机产品“泥浆泵”为龙头,抛光厂、铰链厂、丝织厂、钢锉厂、柠檬酸厂、电镀厂、喷漆厂、机械化养鸡场和建筑修建队等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分布全乡。布谷鸟啼鸣传来春天的呼唤,新泾人一手托起国际商都的玲珑宝塔,一手挥动智慧高地的改革令旗,依托虹桥开发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驰骋在改革开放的天地间,栉风沐雨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细作中走出来。望春花第一个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立上市,新泾人“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临空经济园区高科技、总部型的国际都市工业,全力开拓物流、现代商务、服务业和中高档商品房的第三产业,创业孵化基地、绿谷金融中心、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新泾镇逐渐成为长宁西大门的一颗璀璨明珠,走向宜居、安居、乐居的绿色社区。
70年弹指一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泾镇在祖国母亲怀抱里茁壮成长,跟着春天的步伐,社会主义建设自力更生、勇创险滩,辛勤耕耘菜篮子工程;改革开放敢立潮头,奋辑者先不断绘画蓝图伟业。鳞次栉比间,炊烟缭绕的零散村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鸟语花香的宜居社区;水渠小桥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车水马龙的交通网络,琼楼玉宇流光溢彩、河岸垂柳、波光粼粼、亲水平台,暮色下新泾港景观灯光似一条彩虹南北飞架,与百联西郊购物中心的灯光相辉映,玉连珠串遥相呼应美轮美奂。周浦撷阳百米长卷展示新泾人文俗风、历史沧桑;阳光操场、虹康休闲园、健身步道太极、球操、十八法,男红女绿轻歌曼舞;居住小区道路平坦整洁,曲径优雅桂花飘香;亭台长廊疏朗有致;健身房倩影舞动,假山旁溪水池鱼儿悠游、花丛中蝶儿飞翔,生活如画,岁月如歌,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让梦在希望的田野上驰骋、情在为民服务中升华。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一步一个脚印走近基层、走进左邻右舍,倾听百姓呼声,启动“穿衣戴帽换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造工程,提升“田野文化”品牌内涵,创作“百于万”田野系列活动。社团互学、党群互动、邻里互助、居民互惠。上长青学苑、邻里课堂、大众论坛叙社区民事;听灵芝泉、紫藤心语、闻乡韵飘香解百姓疾苦。“家园自治”似一股股清泉融汇进百姓心田,铸就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水清岸绿百砢争流、春意盎然的魅力社区。
回眸70年历程路云和月,情在11.89平方公里间化合,梦在14.9万人心中追逐,121个居住小区,33个居委会,红黄绿白青蓝紫,七彩缤纷,一把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折扇,“净雅灵淑韵不凡 深山涧 风姿更翩翩”;一扎书签“无言无语唤风中 千古高风有谁同”出淤泥而不染;一曲《廉洁之歌》让人于静心养性中焕然觉醒。和谐社区在春天里芬芳绽放,《初心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革命烈士、新泾好女婿周锡通,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海战,面对武器装备、军事技术比我强的来犯者,率领全船官兵用快艇跟敌军舰刺刀见红,一腔热血书写爱国、爱人民的军人情怀;徐莉佳,一个听力只有普通人一半、左眼视力模糊不全的小女孩,以顽强的毅力面对大海的挑战,持续超负荷地刻苦训练,淬炼出生命中最可贵的一颗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高、更快、更强的80后追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徐存鼎家有个小院涉及违建,当初喜欢养花种草的他因为小院,买房时多付给了上家6万元,还专门为楼上住户加固了防盗窗。拆违整治,心里尽管有多少怨屈和百般的难以割舍,他身先士卒,主动清理了小院里的全部花卉草木,体现了一位党员模范先锋本色。垃圾分类,居委干部、党员骨干、楼组长、居民代表、广大志愿者,家家参与、人人动手,引领社区自觉进行源头分类……
不断涌现的劳模英雄、道德之星、十佳好人、十佳志愿者,是社区党建工作上的“参谋”;是老少结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导员”,幸福养老在新泾老年工作的“养老顾问”春天的故事闪烁时代光芒,星星点缀出新泾绚丽多彩的前天、昨天和今天。明天:她在春的呼唤中勃发、在改革创新中绽放、在圆梦路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