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6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97岁老人照顾六旬病瘫儿媳3年(图)
2007年10月19日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02:11 兰州晨报 浏览次数:28

为儿媳梳理头发


 

  在榆中北山的一个窑洞内,灯泡发出暗淡的光。芦润贵老人跪坐在炕头上,用颤抖的双手将馍馍喂到儿媳妇的嘴边,趁着儿媳妇嚼馍的工夫,又端来一杯熬好的茶水……芦润贵今年已97岁,是榆中县年龄最大的老人,这样的老人理应安享晚年,可是这位经历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老人,如今又面临儿媳妇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遭遇,不得已,近百岁婆婆又担当起照顾儿媳的任务。在第20个老人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了这位百岁老人的家。

  97岁老人身板硬朗

  芦润贵老人的家在榆中县园子乡柏木村,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是榆中有名的贫困地区。老人居住的院落位于村子的半山腰,一条仅能容三马子通行的小道通往家中。10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老人家中时,她正在生火准备熬罐罐茶。对襟上衣、洗得有些发白的褐色头巾,虽然朴素,但很干净,一双明亮的眸子显示出老人特有的干练。擦火柴点火、往炉膛里放木柴……不到一分钟,火已经生着了。然后,老人从炕头一个老式柜子里取出茶罐、茶叶,又从水缸里舀来一缸子水。虽然房间里有些烟熏火燎,但老人手脚麻利,如果不是她的一双小脚和满脸的皱纹,谁也不会相信她是位快100岁的人了。老人的孙子张尚春后来对记者说,老人身体很健康,他记事起奶奶连感冒都很少得,尽管他为奶奶买来了拐杖,但老人几乎不用。

  近一世纪经历沧桑人生

  芦润贵老人的耳朵比较“背”,记者大声说话时她才能听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老人向记者回忆了她的整个人生。在采访中,老人吐字清楚、思维清晰。老人出生在1910年,娘家也在附近。由于家里贫困,12岁时她就在邻村姓曲的人家做了童养媳。她的丈夫在结婚5年后被

国民党抓去当了兵,从此杳无音信。老人说,后来她被以2斗莜麦的价格从曲家卖到了现在的张家,生了一男一女(之前她已育有3个孩子),就在她期待日子好起来的时候,丈夫在她40岁时去世。1993年,芦润贵老人又遭遇了老年丧子之痛,她不到50岁的儿子因肝癌不幸去世。这一切灾难都没有击倒坚强的芦润贵老人,她和儿媳一起撑起了这个家,不料后来儿媳又瘫痪在床。

  悉心照顾瘫痪儿媳

  就在记者和老人闲聊时,老人好像突然记起了什么,下炕端了一杯熬好的茶水走进一间窑洞。窑洞内,灯泡发出暗淡的光,一个60多岁的老妇趴坐在炕头下面,老人将茶水和馍馍放到炕头上,想将她搀起来,但几次努力都宣告失败。在记者的帮忙下,妇女终于坐到了炕头上。芦润贵老人跪坐在炕头上,用颤抖的双手将馍馍喂到老妇的嘴边,趁着她嚼馍的工夫,老人又端来一杯熬好的茶水……老人说,这是她的儿媳妇,由于脑血栓引起一系列病变,瘫痪在床已经3年有余了。目前行走除了靠人搀扶外,就是靠爬。由于孙子在外打工,孙媳妇还要忙地里的农活,照顾儿媳的活就由她来做。看着儿媳妇吃完了馍馍,老人又拿来梳子仔细地为儿媳梳理起头发。

  说起自己的奶奶,芦润贵老人的孙子、36岁的张尚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愧疚。为了补贴家用,张尚春常年在外打工,这几天他刚从兰州的工地上回家,目的是帮妻子挖洋芋。“奶奶的年龄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可她老人家还得为家里操劳,我心里真的很愧疚。”张尚春说,没有奶奶他不敢想像妈妈的生活会怎样。芦润贵老人说,她一生拉扯了5个儿女、两个孙子,现在还要照顾儿媳和一个重孙。对于这一切,老人说:“最苦的生活已经过去了,现在照顾他们也不觉得累!”老人称,当初曲家的丈夫失踪后,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开始了艰辛的生活。“我在山洞里生活了13年,靠给别人做工拉扯3个孩子。每天只吃一顿饭,省下两顿给3个孩子吃。那年头山里还有狼,半夜三更狼就在山洞外面嚎叫,吓得孩子们在洞里面直哭。我就拿些柴火在门口放把火吓跑狼。”到张家后,她的丈夫不理家务,丈夫去世后,她还是把儿子和女儿拉扯成人。

  起早贪黑操劳家务

  如今,每天鸡叫头遍的时候,老人就起床了。她先是自己生火熬罐罐茶,喝完茶后,天已经亮了,孙媳妇也起床了,孙媳妇给她和婆婆做好饭后,就去地里干活了,这一天家里的事就都交给老人了。老人除了照顾瘫痪儿媳妇和年仅4岁的小重孙外,还干点零碎的家务活,譬如拎着小背篼去场院上为自己背回一些柴火以及牲畜的粪煨炕,给家畜喂食。老人的孙媳妇告诉记者,每天铺床叠被都是老人亲自动手,衣服经常也是自己洗。

  在采访结束时,老人说,她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政府每月给她80元的高龄费和30元钱的低保金,有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她再活10年不成问题。

  本报记者 张鹏翔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