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08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儿时的过年
2022年02月18日 来源:上海 徐汇区 湖南路街道 蒋芸 浏览次数:103

     以前过年,腊月二十六是我们家的辞旧之日,那天又是我祖母的生祭日,家里要举办隆重的祭祖宗的传统仪式。我父亲从外滩分行下班回家,有轨电车乘到“外国坟山”站头下车,那里有许多花店,各种花卉应有尽有,我父亲到花店买一大束天竹腊梅花,然后再乘三轮车回家。我母亲见父亲捧着鲜花回来,马上接过了天竹腊梅,先用剪刀把花枝下端剪平整,再整理一下鲜花的造型,直到滿意了,再把鲜花插进一个雞血红的花瓶里,瞬间我们家里弥漫着那特有的淡雅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此时过年的脚步更近了,年味也更加浓郁了,我们好开心好兴奋呀!              

     到了腊月二十七,我母亲开始准备过年时的传统点心蒸菜包,包子馅要准备二种,一种是净素的,用青菜、香菇、金针菜、豆腐干为料,食材先焯水再剁碎,挤出水分再下锅,用重油重糖加虾籽调好味,再加香油出锅。用五花肉丁做肉馅,再加萝卜,萝卜和肉都要焯水,剁碎挤干水分,然后下锅加葱姜末煸炒,加黄酒加酱油糖盐胡椒粉,盖锅盖煮一会儿,再把萝卜下锅,拌均出锅。一时鲜香味扑鼻,我好馋好想吃,母亲说馅子还没熟透,要是吃坏肚皮,过年的好东西就一样都不好吃了。吓得我不敢吃了。母亲都是自己发面,包好的包子先醒一下,再上笼屉蒸,那鲜美可口的鲜味我至今难忘。母亲包子做到深更半夜,足足有二菜篮包子,母亲在包子上面盖上新毛巾,把菜篮挂在厨房的梁上。那时家家户户不用冰箱,但天气比现在冷,食品放些日子也不会变质。                                 

      腊月二十八要磨糯米粉,把淘洗干净糯米浸泡一天,然后把我家的一架小石磨清洗干净,磨子出口套上干净的粉米袋,开始磨糯米粉。我们兄弟姐妹觉得好玩抢着磨,一边用条羹加米加水。磨好的水磨粉放在晒台上沥干水分备用。我们足足要忙一下午。记得那架小石磨被一家家邻居借去轮流用了。我母亲还要烧一大锅茶叶蛋招待来拜年的客人。先把鸡蛋放在盆里用水浸泡一下午,再一只只洗干净,下锅后焯水,再冲洗干净,母亲说:鸡蛋洗干净再焯水是最重要的一步骤,否则茶叶蛋会有异味,锅里加水、加龙井茶叶、加盐、用大火煮开,转小火闷煮二小时,到茶叶蛋蛋白转变成藕色,就大功告成了。烹制过程中满屋子是茶叶蛋的幽幽清香。吃在嘴里有一点点咸咸鲜鲜,蛋白有弹性,蛋黄糯糯油润滑滑的,亲戚朋友邻居都爱吃我母亲做的茶叶蛋。夸我母亲手艺好。那是我母亲跟我外婆学的绝活,不用一点点五香八角、桂皮、花椒、酱油之类冲鼻的异味香料,那种茶叶蛋是北方人吃的。母亲做茶叶蛋不用别的,就用龙井茶叶加上盐。

过年我家在年三十上午要做几砂锅家乡传统菜:冬笋、茨菇、风鸡、獅子头,和做一大锅年菜,用香菇丝、木耳丝、金针菜、雪里葓菜、黄豆芽、冬笋丝烹制重油加香,用来当冷盆吃。为了讨口彩,家乡有年年有鱼(余)一说,还要在年三十做六条有头有尾的红烧鱼,表示有始有终。放在菜厨里,每顿吃饭一定要上桌的,其实就是一道看菜,就图个吉利。

     除夕前一天,小年夜的晚上,我父亲要挂上二幅卷轴,是祖父祖母穿清朝品级官服的画像,是我父亲花了四两金子,找名人画师画的。我父亲是一位出了名的大孝子,对父母亲百依百顺,父亲像我的祖父母善良,做了一辈子善事,帮助穷人,他的事迹我都好写一本书了。

    这时,一只红木书桌做起了临时的供台,桌上放一副蜡烛台和香炉,四只高脚铜果盆里装水果和点心,一天三顿都要供奉。早晨供汤园、面条、蒸糕。或我母亲做的菜肉馒头或素馒头,晚餐供奉是重头戏,十分隆重。斟酒、沏茶、盛饭、上菜样样俱到。上香、点蜡烛之后,我父亲先磕头,接下来我们孩子从大挨到小,一一磕头,最后烧锡铂。但我从没见过我母亲磕过头,记得每次仪式过程中,只见母亲微微侧身,半蹲着双手拜几拜就好了。

     从正月初一到初三,到我家来拜年的,主要是父亲行里的同事,一拨接一拨,送走一拨又来一拨,我母亲就忙着迎接招待客人,忙得不亦乐乎。一直忙到夜里。送来的礼品堆成了一座小山。过了年初五,我父亲下班后和我母亲,有时带上我,一起坐着三轮车带上礼品一家家去回拜,这任务在正月里要完成的。

     我们家从除夕的上午开始,一直供到正月十三晚饭后落像,撤去祭器,我父亲亲自取下画像,掸去灰尘,卷好包好,放进画箱里,待到明年过年时再拿出来。正月十三开始要上灯了,换上一副锡制银色的带双喜字样的大型蜡烛台,插上一对大红蜡烛,每天要点半小时,一直到正月十八落灯,年正式过完。夹在十八落灯前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很热闹,主题就是吃汤圆,晚上我们孩子们拉着兔子灯在弄堂里到处溜跶。

     第二天,我的哥哥姐姐们的新学年开始了,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家过年的一套仪式一直到66年蚊各开始才彻底结束。二付蜡烛台、四个铜果盘和一只明朝古董香炉送到了废品回收站。我父亲在弄堂里放了一只缸,把一代代祖宗所有的画像付之一炬!

  现在,我童年时代和青少年时代过年的记忆偶尔在梦魂中出现。唉!我非常留恋儿时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记忆,它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我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记念,留给我的小辈们。

                                                             


                                                    ----湖南街道张家弄居委 王宏玺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