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2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东明社区关爱老人注重细节取胜
2008年04月23日 来源:徐云 浏览次数:54

居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的丘老伯,虽然已经是82岁的耄耋老人,但他却整天保持乐观豁达、思维敏捷的人生态度.老人80岁“学吹打”,前两年还买了电脑上网看新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一批亲民爱民的街道、居委会领导,常常到家里来嘘寒问暖;因为这里有一支无私奉献的关爱员队伍,每天上门教他学电脑,给他读养身保健知识;因为这里到处流溢着感恩、孝行的文化氛围,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助老帮读,送上精神慰籍

五星助老活动是东明路街道的首创和特色,如何在此基础上再提高服务质量和内容,让独居老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带来成果,使和谐东明的氛围更加浓厚,助老帮读的活动开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是个名符其实的“老人村”,独居老人有近800名,而他们每天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因为这里有一支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关爱员队伍,他们平均每年上门走访老人14724人次。每次走访,都详细记录了当天的每位独居老人的身体情况及动态,同时也尽可能地为老人干一些实事。

79岁的张老伯喜爱花鸟鱼虫,一生未婚无子女,故有时常会唉声叹气.关爱员小黄读了一篇关于保持乐观、笑对人生文章,还跟老人聊了老半天。小黄说,“过年了我会第一个给您拜年,我会过来陪您老人家聊天,您就把我当女儿吧”。说得老人笑脸绽开,合不拢嘴。家住合和苑的许老伯家的电冰箱在大年夜坏了,这下可愁坏了老人,关爱员得知后积极帮助联系维修工,使电冰箱及时得到了修复;大年初二,关爱员又为老人下厨烧菜,使老方待客时有一桌丰盛的菜肴,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今年春节临近时,在品华苑,关爱员提早为王老太整理厨房换纱窗、擦洗脱排油烟机,又为老人去市区医院配药,使老人放心过春节。大年初一,关爱员一早先用电话给老人们拜年,使老人们感动不已。在安居苑,关爱员小王听说应老伯头晕不适,立即与居委民政干部一起送老人看病,其间一直陪护老人打吊针、做心电图,还处理了老人的呕吐物,待老人儿子赶到,看到此情景连声说:“太感谢了,没有你们真不知会怎么办?”……通过几年走访和关助,九名关爱员都与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们把我们的关爱员看作子女,遇到急事会打电话求助;关爱员也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把老人的事情常挂在心间。他们说:“我们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一份贡献感到无上荣光。”

东明街道把创建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总抓手,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严格实行目标管理,科学分解创建责任,坚持探索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树立了一批品牌项目,如:“绿色红枫”、“四海俱乐部”、“五星组老”、“客嫂俱乐部”等志愿者服务项目,街道获得了“市关爱独居老人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倾情奉献,细节决定成败

关爱员小徐为了能使帮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取得收效,翻箱倒柜,在自己家里众多的书籍中找到了一篇“礼物”的文章,结合春节来临的前夕,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读完了整篇文章,使独居老人管阿婆非常激动,她说:“听了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文章的主人公八十岁生日的那天,满以为子女们会回家一起庆贺,但最终等来的是子女们寄来的贺卡和支票,使老人非常失望。现在我们生活好了,物质上的东西也不缺啥,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年老了就怕孤独和寂寞,子女们都很忙,双休日自己家里又需要照顾,就是来看我坐的时间也不长。他们总以为给我买点吃的穿的就可以了,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想要他们在我身边多陪陪我。现在好了,政府派关爱员经常来看望我,陪我聊聊天,拉拉家常,现在还能给我读书读报,我真的别提有多高兴了,十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独居老人的关心,让我们也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赶上好时光了真幸福啊!”一篇文章的朗读,能引发老人那么多的感慨,除了文章写得好,选得好之外,还有小徐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练了无数次和充满激情的朗读以后所取得效果,当然最关键的是党的政策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阳光雨露洒满了老人的心田所致。

82岁高龄的丘老伯,乐观豁达,思维敏捷,老人80岁学吹打,前两年还买了电脑上网看新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自小喜爱自然科学的他近来视力有点模糊,这次关爱员小吉给他读了关于养身保健,介绍保持耳聪目明方法和有关食品等方面知识的文章,很对老人的胃口。老人连连说:“这些知识正是我需要的,只有保持耳聪目明才能上电脑,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信息嘛。”79岁的张老伯喜爱花鸟鱼虫,一生未婚无子女,故有时常会唉声叹气,关爱员小黄读了一篇关于保持乐观笑对人生文章,还跟老人聊了老半天,说过年了我会第一个给您拜年,我会过来陪您老人家聊天,您就把我当女儿吧,说得老人笑脸绽开,合不拢嘴。还有79岁的王阿婆、73岁的李阿婆等等都选读了适合她们需要的文章进行朗读,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老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也感谢东明街道派来的关爱员。

用情关爱,热心排忧解难

东明路街道独居老人有近800名, 社区关爱员全年上门走访了老人14724人次,9名关爱员在走访中,都详细记录了当天的每位独居老人的身体情况及动态,同时也尽可能地为老人做一些好人好事。如关爱员老吴得知合和苑的老人许规方家的电冰箱坏了,积极帮助联系维修工,使电冰箱及时得到了维修;大年初二,又为张老太帮厨烧菜,使张老太待客时有一桌丰盛的菜肴,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关爱员老张年前为王老太整理厨房换纱窗、擦洗脱排油烟机,春节临近时,提早为老人吴老太去市区医院配药,使老人放心过春节,大年初一,还一早先用电话给老人们拜年,使老人们很高兴;关爱员小王听说应老伯头晕不适,立即与居委民政干部一起送老人看病,其间一直陪护老人打吊针、做心电图,还处理了老人的呕吐物,待老人儿子赶到,看到此情景连声说:“太感谢了,没有你们真不知会怎么办” 关爱员小吴为了帮李老太配保温杯内胆寻找了许多商店,由于型号太老,最后打听到周浦老街有,就利用休息天赶到周浦,使老人很感动。关爱员小吉看到周老伯腿脚不便,在与其聊天拉家常时,还帮他打扫了居所,小吉说,老人行动不便,而对我来说这些家务活只是举手之劳事,太平常了。

通过几年走访的过程中,关爱员已与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们把我们的关爱员看作子女,遇到急事会打电话求助,而我们的关爱员也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把老人的事情常挂在心间。用我们关爱员的话说:我们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一份贡献感到无上荣光。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