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7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老人办公益活动站因属违建遭强拆 状告城管败诉
2007年07月05日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02:26 新京报 浏览次数:38

裴俊义,70岁,“夕阳红公益活动站”创建人。昨日收到判决书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讯 存在13年的“夕阳红公益活动站”因属违章建筑被城管强制拆除。昨日,该活动站创建人裴俊义拿到朝阳区法院的一纸判决书,其诉朝阳城管大队程序违法一案败诉。

  “我会坚决上诉!”七旬老人裴俊义说,状告城管,就是为解决老人们的活动地点,这一目的没达到,自己一定会把官司打下去。

  昨日下午,朝阳法院在下发判决书的同时,还将潘家园街道、朝阳区城管大队、裴俊义三方邀至一堂,希望协调有关方面,为老人们解决新的活动地点。老裴转述,街道负责文艺活动的杨主任当场称,汇报街道其他领导后,会尽力为其解决活动地点。

  据了解,1993年10月,裴俊义在朝阳区松榆东里小区的自家房外,搭建了60平方米的“夕阳红公益活动站”。随后13年,他投入了20余万元,活动站包括

京剧、评剧、合唱、绘画等多项内容,吸引老人上千人。裴俊义本人也获得2003年“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提名奖。

  去年5月,该活动站因未经过规划部门审批,属违章建筑,被朝阳城管大队限期拆除,并于当年10月被强制拆除。今年5月31日,朝阳法院开庭审理裴俊义诉朝阳城管大队程序违法案。

  -对话 “我也不想当钉子户”

  老年活动站创建人裴俊义认为,强拆是扼杀公益

  -对话人物

  建站无手续是我的心病

  

新京报:这次败诉了,你打算怎么办?

  裴俊义(以下简称“裴”):我到中院上诉去!中院上诉不了,我敲国务院的门去!

  新京报:老年活动站最初是怎么选址的?

  裴:1993年一开始就是在一楼我家外面接了一大块,水、电,都是从我家接过去的,吃喝、上厕所,也都是我管,一分钱也不要大家的。钱靠个体生意挣来再投进去。

  新京报:也就是说活动站自从建起就没有正规场地?

  裴: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没手续就是违章建筑的。建了三天,街道就找我,说是违建。我也不懂,就瞎撞啊。找街道、派出所、房管所,能找的都找了,就想给这个地儿弄个手续,临建也好,什么也好,只要(执法部门)不找我就行了。

  这些年里,这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一年就得找好几次有关部门。后来找到规划局,他们说:“你找我们干什么,你就先活动着呗”。这算是默许吧?

  新京报:最早说要拆除活动站,是什么时候?

  裴:1995年他们就给我发过拆除书,我没拆。这么多老人,我能轰走他们吗?我真干(老年公益事业)假干呀?

  新京报:那随后这么些年活动站又是怎么维持的?

  裴:我也算有点小名气吧,得过朝阳区、北京市的“光彩之星”,活动站也得过很多荣誉。他们一找我,我就找领导。2004年有位领导说了句话,又保了两三年。

  影响市容我们可就地整改

  新京报:怎么想到要起诉城管的?

  裴:当时我就决定要告了。这件事让我们老年人感觉委屈,办好事应该不应该得到这样的下场?以后谁敢这样?

  13年了,我跟燕儿衔草一样,一点点建起这个活动站,就这么一拆,我多心疼啊。我也不是想当钉子户,我没那意思。我就是要个说法,我老裴办这个活动站到底是污点还是亮点。

  我的出发点不是非得保留这房子,只不过这些老人没别的地儿可去。嫌这房子影响市容,我们可以就地整改啊。

  现在拆已经拆了,得为老年人找个合适的地方。

  新京报:你认为城管拆除老年活动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裴:现在,这个“违章建筑”是潘家园城管小队认定的,“越权而不合法”。国家赋予的权力应该是给规划局的。

  所以我认为,这件事不合法之处,一是,没有规划局认定违章建筑的一个程序,二是,即使认定了,也应该由规划局报法院,再按程序拆除。所以我告他们程序违法。

  另外,这不是拆一个违建的问题,而是“扼杀公益”!拆的那天来了200多个城管,即便是违章建筑,也不该用这种手段。

我不是想出风头得名声

  新京报:现在,老年活动还在继续吗?

  裴:活动不能停啊,还继续,现在要么就在院子里凑合凑合,要唱戏就得我掏钱包车,200多人坐车半小时拉到通州另一个活动地点去。

  新京报:很多媒体称你为公益之星,你怎么评价自己?

  裴:我就是个爱国、爱人民的……(停顿了一下)现在叫“老年人”吧。我这个活动站是为中老年服务的星星之火,这本来应该是政府办的。

  我个人呢,不是想出风头、得名声,我根本没想过这个!我搞的这些,应该集中到“精神文明”上,不是为了什么利益。

  “城管已经法外容情”

  朝阳城管大队法制科科长袁冰称,拆除活动站前曾帮老人找场地

  -对话人物

  袁冰

  朝阳城管大队法制科科长,此次诉讼城管方面的代理人。案件未宣判时,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拆除是按程序进行的

  

新京报:被告上法庭感到意外吗?

  袁冰(以下简称“袁”):不意外。我个人挺理解他的。你看他们是告我们程序违法,老人们只能如此引起关注,然后解决这个事。我们也希望引起关注,因为这不是城管一方面就能解决的问题。

  新京报:你个人怎么看待城管这个执法部门成为被告?

  袁:群众活动其实是全社会的事,只是这一次,恰巧通过城管来体现了。

  新京报:公益性质的老年活动站被拆除,是老裴不能接受的关键。

  袁:使用性质不能决定它是否是合法建筑。违法了,这没有情理可讲,法律才应该是我们办事的前提。

  新京报:这次拆除是按有关程序进行的吗?

  袁:那肯定是的。2006年5月12日,我们正式用法律文书《限期拆除通知书》通知他,要他自行拆除。10月18日,在他没有自行拆除的情况下,依法予以强制拆除。

  新京报:违建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到去年才拆呢?

  袁:最早的时候,还没有城管呢。自城管大队建立以后,我们考虑群众的需求,就先把执法力量放在其他违建上了。

  现在,一是北京这个城市发展了,二是奥运会要召开,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解决了。

   执法时不能考虑个人名气

  新京报:老裴个人是比较有名气的,这对城管有没有形成压力?

  袁:他的确是比较特殊的。

  但我们执法的时候,不能考虑个人名气,没什么压力吧。

  新京报:那么作为政府部门,有没有考虑这么多老年人的需求?

  袁:使所有人都满意的准则是“法”。

  这个场地的使用权他没有,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公共用地是业主共有的,或者政府所有。那块地本来是绿地,所有居民都能受益,现在中老年人在那儿唱歌,他们受益了,但其他业主的权益就受损害了,不能因为没人说他们,就继续这么做啊。

  新京报:老裴他们的诉求点其实主要是要一个活动场所,对此城管有没有做过努力?

  袁:我们其实做了很多努力。去年下了通知书后,又过了5个月才拆的。我们内部有制度,违法处理都是限于一个月内,但这次给了5个月,城管已经法外容情了。

  这5个月之间,我们光是跟街道、老裴的协调会议,就开了三四次。还去周围各社区、公共场所进行考察,想给他们找个合适的地方。法外我们能做的,都已经竭尽全力了。

  新京报:你个人对这次诉讼感觉如何?

  袁:执法未得到当事人和社会的理解,我感觉很委屈。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