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华宾1月22日报道:2008年上海市政府实事立项工作,注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从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突出“雪中送炭”、为民排忧解难;二是立项前期条件成熟,工作排入计划,项目有具体抓手、可量化考核、受益面大;三是所需资金纳入责任单位财政预算,确保当年立项、当年完成。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08年市政府要完成的实事项目将最大程度体现民意。
焦扬表示,经市政府办公厅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并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市政府对列入实事的项目作了进一步调整、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008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焦扬透露,2008年市政府实施的实事项目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注重涵盖各方需求。此次列入的实事项目涉及就业、食品安全、为老服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困难群体救助、交通等领域,基本上源自市民,为群众希望解决的问题。项目不仅涵盖了市民生活诸多方面,还包括改善外来务工人员条件的相关内容,如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改善其子女就学条件。
二是注重扩大受益面。促进就业、食品安全、为老服务、扩大医保覆盖面等,全社会普遍关注,与市民生活紧密关联,实施后受益面大。项目包括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帮助200万城镇非职工居民参加本市居民基本医保制度;为17万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
三是注重向郊区倾斜。如完成郊区30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促进非农就业;在郊区县新建11个医疗急救分站,新增90辆救护车;改善崇明“三岛”水上客运条件;扩大农民享受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