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桥镇镇的非遗项目有四个:国家级1项:上海绒绣;市级3项:高桥松饼制作技艺、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龙身蛇形太极拳。会议对2015年的高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2016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陈斐轶就2016年如何将高桥非遗项目和文化消费做有机结合进行推广做了大致介绍,并引导非遗传承人们在这一基础上发表各自的看法。
传承人代表发言提到,当下的传统手艺传承人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核心是人,是传承人的保护,我们的传承队伍急需壮大。如今一些80后、90后对本帮菜的口味不感兴趣。要做出符合当下人群口味的菜色,需要创新和改进。要在做好松饼食品安全保障的同时,思考如何打响松饼品牌。
浦东文史学会常务理事周敏法谈到:我们的非遗项目都依托市场。绒绣和松饼都可以走两条路。一条走大众化、普通消费品的路。一条走高端艺术品、送礼高档品的路。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开拓更大的消费市场。
方霞珍副主任表示,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在非遗保护方面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加大投入、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有新的规划和措施。希望在新的一年,把我们的非遗推向新的台阶。
会议传出信息,2016年高桥将继续从设计包装、整合资源等多方面推广高桥松饼品牌;高桥绒绣将在政社合作方面有新亮点,在周边延伸品研发方面有新的突破,在展示展览方面推陈出新;支持参加各地区举办本帮菜烹饪厨艺大赛、龙身蛇形太极拳比赛。努力携手并进,期待更多的非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