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视觉艺术课程实践与思考
2007年9月,上海老年大学计算机系开设了一门新课程:《视觉艺术》。该课程以动漫艺术创作为目标,整合艺术创作、摄影艺术、计算机图象处理、影视制作、动画制作等课程知识,以适应老年学员追求新知识不断发展的需求,在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上进行了一次探索,并由此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
一、 让科技插上艺术的翅膀
开设“视觉艺术”课程教学的目标为:通过视觉艺术初级班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动画原理和影视创作手法,能够利用数码照相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小电影;通过视觉艺术提高班的学习,将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使用和艺术创作整合在一起,完成课题创作。让学员在艺术创作中,学习和巩固计算机知识,获得艺术创作美的感受,体现自身的价值。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就是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给科学激发无限的活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 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结晶,是支持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应用工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更新发展的速度很快,“新”和“快”成为阻碍老年人学习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门槛。上海老年大学在计算机系开设视觉艺术课程,进行动画影视制作课程教学,就是以艺术创作为主线,融合摄影艺术和计算机软件制作各项课程的知识,实现学科的渗透,让老年人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学习中插上艺术设计的翅膀,让老年学员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自主地学习、融会贯通地运用,提高学习的乐趣和成效。
视觉艺术课教学始终贯穿着“4D”的理念,即:
Dream——敢于梦想,善于梦想。老年人可以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历史和社会责任,发挥每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尽情想象、“做梦”,在梦幻中追求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开展艺术创作。
Design——精心构思,精心设计。把艺术创作的梦想一步一步描绘成一张美丽的图案,演化成一个可供具体操作的课题,提出实现课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
Dig——认真寻找,认真发掘。整合在实现动漫片创作中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如社会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以及摄影、摄像、计算机软件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为艺术创作的实现服务。
Do——认真实践,不懈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完善创意,学习和熟练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操作,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辛勤的劳动完成艺术作品创作,并在其中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追求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欢愉。
视觉艺术课教学贯穿“三动”原则,即: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自动。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先导,通过教授艺术创作理论和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对学员进行启发式教育。布置创作课题进行实践,指导实践,帮助学员解决动画影视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师生互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了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通过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研究课题创作,收集资料,构思创意,拍摄录像,进行动画制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掌握艺术创作和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
二、以创作实践丰富课堂教育
视觉艺术教学班招收的学员。其中一部分学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对PHOTOSHOP、FLASH等七、八种软件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一部分学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摄影、摄像知识基础,可以制作一些贺卡,处理一些照片;还有一部分学员还处在刚刚开始学习计算机和摄影技术的初学阶段。即使是那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一定的摄影、摄像知识基础的学员大部分还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操作层面。由于没有学习过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在情节编排上存在着不够吸引人,动作显得比较僵硬不够自然等问题,难以随心所欲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也无法表现物体的重量感、体积感和空间感等,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愿。老年学员学习各种计算机技能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纯技术的电脑操作员,而是要让他们利用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服务,在一定的层面为社会服务。在视觉艺术教学中,教师贯穿艺术创作的理念,坚持以无限的艺术创作带动有限的软件技能学习。充分发挥老年学员丰富阅历、丰富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科学与艺术学科的渗透学习中,寻找自己的灵性。
第一学期,教师向学员教授了一些创作影视作品必要的技能,包括动画、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手法;照相机和摄像机的运用;用动漫画的理念拍摄夸张幽默的小电影;编辑短片的技法等,让学员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同时让学员熟悉生活,了解艺术创作与美的感觉,以及计算机软件艺术表现的处理方式,使作品更自然流畅,符合生活规律,给予人们真实感与美感的享受。
第二学期,教学进入艺术创作的学习与实践阶段。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艺术创作的理念,引导学员培养科学的调查研究能力。教学中,采用18学时向学员教授艺术概论,讲授了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艺术的形态、影视艺术知识,教会学员学会观察和分析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学会对假设问题进行整合,提出创意和想象,并将自己的想象和认识用文学语言、视觉传达等艺术表达和科学创新制作模型等形式手段和外部世界交流。将自己的认知和发现创意性地物化、美化,以实现科学和艺术完美的统一。
在创作实践中,采用阅读科普和科幻文章方式,讨论构思创作素材。2008春季学期,视觉艺术班教学选择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作为学员进行艺术创作平台。这一阶段活动用了12学时,组织四次活动:从阅读《时间简史》开始,到谈阅读体会,讨论书中内容,再到形成头脑风暴,进行时间遐想,确立创作方向,最后形成以创作动画的表现形式,再现《时间简史》中的宇宙的创作内容初稿。围绕《时间简史》,提出动漫《时间简史》、《时空旅行》、《神秘的时间王国》等许多可供研究的主题。全班学员分组进入创作实践。创作实践中,学员利用课时和课余许多时间进行操作。其中,用了 15个学时解决短篇制作中的技术难题,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形成短片。
老年学员进行艺术创作是一个很艰苦的工作。老年学员通过集体讨论,不断地交流观点和丰富思想,在创作实践中逐渐把握艺术创作技巧。学员创作动画《爷爷奶奶出游记》,则以“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箭头”的科学概念,通过爷爷奶奶游上海的动画形式,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住房、教育、城市建设、艺术发展的成绩以及2010年世博会的展望,最后以“今日畅游地球,明日漫步太空”结束。反映出光阴如箭,祖国建设一日千里及老年人的童心未泯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动画在《时间简史》科普概念的框架中创作,视觉艺术教学活动在创作实践中开展。教师参与了创作与制作的整个过程,帮助学员提供思路、解答问题、修改作品,提高艺术品位,起到积极主导作用。学员从创意构思到收集资料,到确定表现方式,到实际操作,再到形成初稿、修改,完成作品,都由学员合作操作。学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做到了学有目的,学有乐趣,学有成效,掌握了许多艺术创作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的知识及技术。一群从来未接触过用电脑技术制作动画的老年学员,完成了一批电脑动画的创作。《翔——2008》、《爷爷奶奶出游记》、《巴比梦游记》、《和谐曲》四幅动画作品,参加了“2008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
三、老年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
上海老年大学计算机系开设视觉艺术教学课程,这是一次积极的探索,给我们对如何进行老年教育课程的开发,如何实现学科之间的渗透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考。
思考之一:老年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元素。《视觉艺术》这门新课程,显示的价值及深刻的意义不仅在于这门课程的自身建设,而是在于要以开设《视觉艺术》新课程的精神去进行老年教育课程建设,从新课程开发的经验中探求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规律,从新课程建设的问题中寻找避免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需求。
思考之二:老年教育要充分关注老年人多层次需求的特点,把满足社会和老年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作为办学和课程开发的根本目标。老年教育面对着各类层次老年人,他们的需求各不相同,普及和提高的任务同时存在。课程开发既要满足老年人对于健康、交往、休闲娱乐和享受生活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要满足老年人追求新知识、新科技,实现自我价值的新需求,在课程开发上各类教育单位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
思考之三:老年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课程开发要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老年人会有着不同的的需求。老年人带着一定的需求到老年学校学习,在提高的基础上,会萌发产生新的需求,这种潜在的、新层次的需求,将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是老年教育课程开发的动力,不断进行课程开发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方向。课程开发目标要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努力开发出一些品牌课程、特色课程,满足老年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思考之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现学科的渗透,给计算机技能学习开拓了广阔前景。计算机技术为艺术创作设计了许多应用软件,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也需要艺术创作来支撑。但是现在传统的教学,从单纯的专业知识的传授角度考虑,采取学科割断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学员只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知道如此这样做,不知道如何去创新,这是老年学员学习计算机软件缺少动力,缺少活力,感觉枯燥乏味,学习后难以巩固提高的主要原因。为此,老年学校可以开发一些学科渗透的课程,以无限的艺术创作丰富有限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学习,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思考之五:课程开发、学科渗透需要实现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老年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学员需要,在征求学员的意愿基础上设立。新设置的课程要选择适当的教材,教师要梳理课程内容,熟练掌握新课程的知识,根据学员的特点编制教学大纲,保证课堂教学内容新颖充实,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知识,更要解答学员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坚持教学相长,鼓励老年学员主动学习。教学实践活动是丰富课堂教学,巩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认真准备,提出明确可分步达到的目标,具体实施指导,让老年学员经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构建。
思考之六:课程建设应该在总结经验及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视觉艺术是一个广域的概念,涵盖了涉及视觉领域中的各类艺术。在计算机系开设的这类视觉艺术课程,实际上是动画影视制作课程。所以首先应该正名为“动画影视制作”课程。让学员能够顾名思义,一目了然地了解课程的实际内容,拉近学员与课程设置之间的距离。其次,要按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要求,进行动画影视制作课程建设。如设立基础班,让摄影、摄像和计算机的初学者预先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课程,再进入动画影视制作班学习。这些都是继续开设视觉艺术课程即动画影视制作课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本课题组 吕伦渝(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