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思想和行为品德的人是建设不好社会的现代化的。这就要求教育的现代化,因为现代化的人是现代化教育培养出来的。
什么叫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转化的过程。那么,什么是现代教育?我把它描述为:所谓现代教育,就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能够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现代教育应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普及教育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教育的程度逐渐提高。现代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也已经跨过了大众化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上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现代教育必须满足不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里面包含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和政府正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教育现代化要求逐步实现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二、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终身教育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当时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引起生产的不断变革,促使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变革。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为了谋生的需要,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
所谓教育的全时空性,是指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也没有年龄的限制,而是全民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特别是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因此,需要全时空性的大教育观,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工业生产要求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要求教育为它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信息社会尤其如此。因此,现代教育只有打开大门,与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相联系,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教育自身也才能得到发展。
四、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需求,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强调标准化,统一化,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信息社会强调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也为个别学习提供了可能,这就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同时,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需要人才具有个性、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五、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个性性和社会的多样性必然要要求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现代社会不仅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管理者,而且要有一大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专业人才,有高素质的熟练工人和农民。从个体来讲,人是有差异的,教育要为每一个人发展提供条件,重视差异教育,培养特殊人才。公平而有差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六、教育的变革性和创新性。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变革和创新。社会在变革,教育也必须不断革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成为信息的策源地。高等学校尤其要创造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七、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往往会迅速传遍全世界。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表现在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和跨国的教育活动等方面。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吸收一切世界优秀文化,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教育。
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与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
八、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现代教育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基础上的,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规律。现代教育不是凭经验,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科学的决策,教育行为的理性加强了。决策的失误往往影响到整个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因此,现代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研究,重视教育政策的科学决策。
教育的科学性还包含了教育的法制性。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现代教育也是法制的教育,教育行为都是要有国家的立法来规范。
以上是我所理解的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教育规划需要符合这些特征来制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也即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其中教育观念,也即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关键,是灵魂。如果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缺乏现代化的教育的理念,其他方面的现代化都对教育失去了效力。因为现代教育是靠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人去贯彻的。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保障体系。教育现代化不能等着每一个教师的思想观念都转变了再开始。总是有一部分先进分子先领头,然后把先进的理念化为制度,制定制度大家遵守。教育设备、手段的现代化则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有了现代化的教育制度,有了现代化的设备条件,就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教师有了现代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育经验,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
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唯一的办法是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建筑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第一线工作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学习与科学研究,不同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科学研究,他们是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不断改进教学,丰富教育经验,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把自己锻炼成为真正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现代教育家。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