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称我老倪。俗话说的好啊,“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我已七十有三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中毕业后未上大学。辍学后,从此与学校绝缘了。按常理,老之将至,垂垂老矣耄耋年岁,应该随行俗市,在家饴家弄孙,颐养天年。一切随波逐流吧。“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要做。就这样稀里糊涂,浑浑噩噩过日脚吧。打打小牌,看看电视,唠嗑唠嗑。一天三顿,三天九顿,混混日子,美其名曰:“活得潇洒”,“有滋有味”。
然而,由于我经常去文化中心,上图书馆借阅书籍,有时也送应征稿件去有关部门。有次碰到老年学校黄兴校长,他对我说:“老倪,何不参加老年学校听课,比你赋闲更有意义呢”?我自忖,虽然我离开学校多年,但我始终学习不断,书籍,经常看,图书馆三天两头跑,也喜欢偶尔亮亮嗓子,常常弹弹钢琴。听君一席话,不如到老年学校去听听,学学。换换口味,陶冶情性。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于是,我在黄校长处报了名。去年参加了钢琴班学习,今年又报了电脑,歌咏班。每周有三节课,每堂课两小时。
我参加的钢琴课,是由蒋丽丽老师授课。蒋老师温和细腻,耐心周到。她上课条理分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受学员们钦佩。学员们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对于初学者来讲,很有难度,个别人从来没接触过钢琴,等于从原点开始起跑。蒋老师从钢琴黑键、白键教起来。有个新进来的姓倪的阿姨刚来学,因为倪阿姨的孙女学钢琴,所以倪阿姨为了孙女毅然来学钢琴。因倪阿姨来得晚,且没有基础。蒋老师给她吃小灶。一有空隙,就坐到倪阿姨身边,手把手教她从音阶、指法,给予重点指导,从而使倪姓阿姨尝试到琴声的美妙、悠扬,从而使倪阿姨进入音乐殿堂的大门。
使我们大家感动不已的是蒋老师教育认真负责,因为钢琴课没有好的教案,书本。蒋老师动员自己女儿从网络上反复比较核对,选出一种最适用我们学员用的教材,购买了“成年人简易钢琴教材”给我们每人一本。从此我们上课走上正轨。
前不久,蒋老师的老公就是医院的倪院长,不慎摔跤骨折住院。蒋老师不仅工作繁忙,家务也多,加上又要陪护老公,操劳疲惫。尽管如此,坚持忘我工作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点赞。通过去年一个学期钢琴的学习,我对钢琴的学习兴趣更浓了。为此,今年我又报名学习了。通过学习,使我在钢琴这方面入了门,能弹简单的练习曲,乃至大体上能弹一些流行歌曲。特别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红歌曲目了。音乐的美妙,钢琴的叮咚吸引了我,熏陶着我。使我陶醉,使我欣喜。钢琴使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意境,感谢蒋老师。
第二个感动我的人是张玉平老师。我初识张老师,是上第一堂歌咏课。只见他中等个儿,不胖不瘦,中气十足,让人敬畏。但上完一节课。我觉得张老师讲课很严谨规范,钉是钉,卯是卯,半点不马虎。一个音符、一个节拍、一个变音,差半拍也不行,得重来。一直唱到完全正确才行。开学以来,我已学会了“我和我的祖国”“圆梦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还有“团结就是力量”“打靶归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我聆听着绵长、高昂的、鼓舞激励人心的天籁之音,心潮起伏,情思飞扬。“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脉搏和我诉说,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每当唱起这首豪情的歌,不由心潮澎湃,不由自己,沁人心脾。歌词多美,旋律多好呵!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听到这首烩灼人心的歌曲都会联想到祖国,我的母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分离......我的祖国和我像浪花一朵,海是浪的赤子,还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谢谢您,张老师!
通过这老年大学的学习,激发了我的文学兴趣。于今,党的政策好,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中华民族一定能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的时代,好的机遇,使我这个七十老翁开启重新上学的机会。机会难得,时不我待,我很欣慰。我虽然离开中学校已经53年有余了。但学习从未间断,日日看书,间或写写诗歌、散文、曲艺。征文等。我因为坚持,“开卷有益”,笃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文化中心黄兴校长,黄金祥老师,陈晓晨,张琴等老师关心下,每逢有征稿信息,第一时间通知我,还帮助我打印文稿、复印,曾为市图书系统投稿“古诗词”创作,有为崇明生态建设方面的“为生态崇明超越全国而奋斗”的稿子。我写的“我为书狂”一稿在崇明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倪国旗在品读人生品质生活”2016年崇明市民学习故事征文中荣获三等奖“荣誉证书”。
我要一如既往,学习、学习、在学习。我的学习体会,贵在坚持,绝不畏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利用间隙,早起一点,晚睡一点,要耐心,有恒心。习近平同志说:“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加快知识更新”。提高自己,不亦悦乎。多向别人学长处,多记多背,歌词记不住,要反复多唱,增强记忆,学员之间互相帮助。要多问,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好话坏话都要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冕。有人就说:“老都老了,土埋半截,还上哈末事课,跑来跑去,吃辛吃苦侬老太婆勿怪侬哦”?我想老古话说得好,“听癞咕咕叫就不种地了”。君不见“八十岁还学吹鼓手”。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夫人能活到105岁,杨绛(钱钟书夫人)90多岁还学外语,电脑,她的长寿秘诀就是志存高远,修身养性。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老年大学,风景这边独好。老年大学,也要创新。
此就是我老年大学的学习、圆梦、感悟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