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年期记忆的变化及心理调适
(1)若干变化
一是,不同记忆有不同发展趋势。在老年期,个体的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随年龄增长显著下降,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无显著变化,语义记忆(对语义知识的记忆)则仍会不断增强,前瞻记忆(指对未来计划要做的事情的记忆)需要具体分析。
二是,细节缺失是最突出的缺陷。越是强调细节的记忆越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老年人情景记忆的细节缺失是突出问题。生活中,老年人会因记忆细节的缺失而苦恼。如,记得有人跟自己打了招呼,却会想不起在何时何地。又如,获知了信息却记不清来自哪里,会把从老伴那里听来的信息再告诉老伴。
三是,老化对回忆的影响大于再认。再认,基于熟悉感即可发生,而完成涉及众多信息的回忆任务就难多了。面对再认任务,个体进入老年期后的表现并没有显著下降。
四是,记忆的效用不如年轻时期。记忆的效用体现在记忆信息的提取和使用。记忆效用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如,老年人信息提取会变得越来越难,老年人利用记忆信息来解决问题和形成新知识的能力也会下降。
(2)心理调适。
一是端正认识,树立信心。要认识到老年期记忆衰退并不意味着必定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而且并非所有的记忆都在老年期显著下降,像语义记忆就不仅没有衰退,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老年人面对记忆变化,既要坦然接受其衰退的趋势,又不要夸大其对于生活的影响,还要有信心发挥某方面具有的优势。
二是以生活事件为中心组织记忆信息。如果老年期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会使人总是关注自身包括记忆在内的各种功能的衰退和丧失,会使自身笼罩在阴影中而影响身心健康。为了应对老年期记忆的变化,提倡记忆时要以生活事件为中心来组织信息。这要求一个人从只关注自身变为更要关注环境,更要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更要关注生活事件并参与日常活动。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心理功能包括记忆能力得到操练,还能摆脱消极观念的牵绊。
三是养成良好习惯,维护大脑健康。记忆能力也与大脑功能有密切联系。老年期要延缓记忆的衰退和维护记忆功能,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大脑。为此,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膳食营养,恰当锻炼身体,坚持学习用脑。
3.老年期认知老化干预的实践
应对老年期认知(感知觉、记忆)老化的实践活动可以有:
(1)参加老年大学和教育培训项目。老年大学(包括老年学校、社区学院)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较为正式的集体学习的机会,其课程设置更突出服务于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为提高教学效果,老年大学要在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充裕的学习时间、知识呈现更要有序并与老年人经验相联系等诸方面予以重视。
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教育培训项目,国外已有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机构在实施,国内也在进行尝试。这样的项目对于认知老化的干预更显得专业和有针对性。如北美盛行的“老年游学营(Elderhostel)”项目已有较大影响,内容贴近老年人生活,形式丰富多彩,每年吸引约25万老年人参加。有的项目强调走出教室和利用社会资源,如一个依托莎士比亚戏剧节举办的老年培训项目,为期两周。每天上午是关于莎士比亚主题的演讲,下午参观以莎士比亚为主题的景点,晚上则在莎士比亚戏剧节上表演戏剧。有的项目注重创意和实践,如撰写个人传记、与专业人士讨论当代电影、学习书画等。还有的项目围绕某个专题,如在奥地利就有针对祖辈如何帮助他们孙辈做好家庭作业的培训项目。
(2)坚持终身学习。除了参加老年大学和教育培训项目,老年人自身应该树立毕生发展的和终生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来延缓甚至改变自身认知老化的进程。
毕生发展观指出,人的一生中都包含着生长(获得)和衰退(丧失),发展不只是儿童青少年的专利,衰老也不再是老年人的标签。在人生的每一个时期包括老年期,只要努力,那么个体相应的心理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这一观点为终身学习理念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从应对认知老化来看,老年期坚持终身学习的积极作用,主要是能够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活力,有助于晶体智力和智慧的发展,有助于融入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等等。
(3)加强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保持必要的人际交往,参与到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关研究指出,那些不与人交往、不参与社交活动的老人,认知功能衰退得就比较快。其中,认知衰退最快的是那些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事业、生活圈子狭小的老年寡居妇女。
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的积极作用主要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智力刺激和挑战,能够感受到社会关系的支持,能够减少个人应激和抑郁发生。
(4)恰当的身体锻炼。大量研究表明,恰当的身体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比较适合老年人身体锻炼的形式包括有氧运动和身心锻炼。有氧锻炼,又叫耐力锻炼,步行、慢跑、游泳等均属于有氧锻炼的形式。研究发现,有氧锻炼对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反应时间、执行功能等均具有积极的影响。身心锻炼,指在进行身体活动的同时,伴随着集中注意力、控制呼吸等以此来提高身体的力量、平衡、柔韧性。较为常见的身心锻炼包括太极拳、气功和瑜伽。太极拳具有有氧锻炼、力量锻炼以及柔韧锻炼的综合特征,特别适合于老年人。
从老年期心理发展视角考察,除了上述认知方面的心理调适,还有涉及人格、情绪、自我和自尊等社会性方面的心理调适。此外,还可以从老年人各个生活领域来考察心理调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