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老年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上,莱英社区坚持以学习型社区建设为目标,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服务社区为原则,以本社区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组织社区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去,不断开展和深化老年人社区教育事业。
莱英社区的老年人主体主要是农村动拆迁后进入社区的“农转非”新居民,文化层次普遍较低。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以及交往圈子都比较局限于小范围的亲戚邻里之间,接触的事物和信息也就相对比较狭隘。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社区建立了老年活动室,但是老年活动室无形之中变成了棋牌室,老年人来到活动室,主要就是搓搓麻将打打牌,发展到后来,有的老同志一吃过午饭就来活动室等开门,怕来晚了抢不到位置,有时候为了争个位置发生口角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这样长期下去,可能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老年活动室的意义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老年活动室约等于棋牌室的单一发展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其中缺少了很大一部分学习的良好氛围,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娱乐消遣方面,还应该向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跟上时代步伐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此,社区从2006年开始,创建了老年人“读报课堂”,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培育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依托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读报活动。社区老年读报课堂的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1点半到3点,由志愿者事先准备好报刊资料并作归类,如时事政治、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养生保健、民生热点、生活常识等。读报方式采用“读读、议议、讲讲”,通过读读新闻,议议时事,讲讲感想的方式,让老年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学习。八年来,读报课堂的学员由多到少,吸引力不断增强,通过居民们的口口相传,在社区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活动,退休了上了点年纪的人大多都知道读报课堂,现在在年纪轻点的人群里也有了一定的知晓率。学员们已经养成了自觉参与的习惯,没有重大事情大家都不会间断去读报课堂的脚步。至今,社区读报课堂的参与总人次已达11329人。
社区读报课堂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自有的运行模式,学员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几年来有了读报课堂的陪伴,很多老年人都感觉生活丰富了,知识增加了,素质提升了。钱老伯是读报课堂的志愿者也是带头人,几年来他坚持为社区老年人读报,为读报课堂付出了很多心血,他每周读报前,都会阅读大量的报刊,从而筛选出老年人比较关心的热点、时事和各种信息,然后汇编分类,再通过读报课堂传递给大家。对于这样的付出,他乐此不疲,问他原因,他乐呵呵地说道,从前自己只会搓麻将打发时间,现在看的报纸远比以前多得多,获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对现在国内国际的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家人孩子聊天也有了更多的话题,不会听不懂大家在讨论些什么了,和家人关系更近了;在乘凉散步时能和邻里乡亲多闲聊多攀谈一会,也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睦;自己觉得肚子里的信息多了,比以前有内涵了,也觉得自己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了。
陈阿姨是读报课堂的忠实学员之一,在这之前她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说在她参加了读报课堂之后,家人对于她的变化表示了惊讶和肯定。儿子以前从不会和她谈论时事和中外大事,现在家人聚会吃饭聊天时,她能对于社会热点,比如地沟油,活熊取胆,最低工资的调整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和儿子侃侃最近的新闻时事,儿子对于母亲的变化既惊讶又惊喜,一家人茶余饭后有了更多的谈资,气氛也变得更加热络了,说到这些,陈阿姨脸上不由笑开了花。
现如今读报课堂不断完善发展,不断创新,深入内涵发展,已经从原来单一的归类读报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学习新载体。现在的读报课堂也会定期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如安亭镇社区学校终身学习推进员、社区卫生站的医生、在校老师等为社区老年人作养生保健、科学生活、安全避险、老年人防骗等专题知识讲座和辅导,使社区老年人能拓展知识面,获取更多实用的知识,与专业人士有更近距离的接触,有更多的途径去学习,社区老年人都表示参加了读报课堂后真是受益匪浅,它成为了老年群体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