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从事成人教育的中学高级教师。从2002年下半年起,我跨出校门,深入基层,走进当时重固镇14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的老年活动室,面向全体老年人,开始了老年保健知识的授课活动。三年多来,我共授课380多场次,听课人数近2万人,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徐姚、郏一等村人满为患,章埝村听课人数超过200人,老年活动室无法容纳,只好搬到场上。听课秩序之井然,反响之强烈,场面之火爆,实在出人意料,好多素不相识的老人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讲得好,太好了,句句讲到我们心坎里。”一次普普通通的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也较前有了明显的改变,但农村老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尚未彻底改变,加上观念陈旧,卫生、保健意识较差,科学的养生健体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全民奔小康的进程中,如何让农村老人建立起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一种积极宁静的心态,真正使这些农村老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这是摆在他们、也是摆在我们成教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农村老龄事业发展很快,几乎村村都建立了“老年活动室”,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仍未得到真正的改善,“活动室”的主要内容还停留在麻将活动上,电视录象、阅览、文化娱乐等活动甚少,农村老人求知、求乐的心理仍未得到满足。从他们听后获得满足的喜悦情绪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座,对这些农村老人来讲,听得懂,用得上,很合他们的“胃口”,犹如雪中送炭,这是引起强烈反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使老年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一方面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农村老人的生活实际、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对讲课内容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编排,使之更贴近生活、更突出重点。另一方面,我开始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到书市购买书籍,认真收看中央电视台“夕阳红”专题节目,及时采集老年教育最新信息,充分发掘本地区老年教育资源。香花庞泾村的高玉峰、李厍村的陆月同两位老人坚持步行锻炼10余年,如今虽都是82岁的高龄,但身板硬朗,满面红光。我拜访了他们,认真听取他们强身健体的经验,并把他们的事迹写进了教材;毛家角村的丁勤芳是重固地区家喻户晓的好媳妇,我走访了她,并把她的先进事迹作为如何处理婆媳关系的典型事例充实了教材内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授课实践和深入思考,我终于完成了“健康活到100岁”、“老年生活也精彩”、“老年人的心理保健”、“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老年人的法律求助”五个专题的讲稿,约5万字,作为我讲课的教材。尔后,区教育局把这5讲内容出版成书,作为全区开展老年教育的自编教材。去年十月,这套教材被评为上海市老年教育特色课程入围奖。三年多来,我不仅拓展了教育内容,而且大大扩大了我的服务范围,我的讲课从重固镇延伸到了赵巷镇、徐泾镇、练塘镇和工业园区、大盈社区、盈浦街道,特别使我感到欣慰和感动的是:2005年春季,姚全根副区长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到我家为我拜年、慰问,他说我为老年教育开了先河,填补了我区老年教育的一个空白。我清楚地懂得这是区领导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我们重固镇老年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去年六月,区老龄办和教育局在我们重固镇联合召开了“青浦区老年教育规范化建设”推进会,我们安排了四堂观摩课,展示了电脑制作的八块版面,还举行了“拳、操、舞”大型表演活动,最后召开了经验交流大会,市、区老龄办、区教育局以及镇、街道有关领导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对我们在老年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回顾三年多来,我们为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造性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优化运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是推进老龄事业,开创老年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前提条件。我们重固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亲自过问,每年给予财力支持;镇老工办牵头组织,充分发挥村级老年教育网络优势,并利用村老年活动室这块阵地,作为办学基地;村老年协会会长负责学员的组织、发动及日常管理。镇成人学校负责教材的编写,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活动的实施,并负责对各村居老协会长的培训、指导。这样网络的构建,优化了运行机制,使各方面有机配合,形成了合力,这不仅为老年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而且很快使老年教育进入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不到一年,我镇的老年教育气势磅礴,成效显著。2003年8月,在青浦区老年大学成立暨老年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镇向大会汇报了开创老年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经历,受到了与会者的深切关注。
二、 注重讲课艺术,提高讲课质量
从三年多的实践中,我深深感悟到,要使农村老年教育取得好的效果,不但要对讲课内容作精心设计,合理编排,使之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且必须在讲课艺术上狠下功夫。农村老年教育面对的是特殊群体,更需要讲课者充满激情,引起老年人的共鸣,不但说的明白表达清楚,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而且运用形象逼真的比喻、生动活泼的语言,顺口溜不断,常常妙语连珠,不时激起阵阵掌声,真正做到了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教育性融汇于一体。比如讲到张学良将军的长寿之谜时,娓娓道来,犹如讲故事一般;当讲到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时,列举了北京“老年人长跑俱乐部”的生动例子,特别是讲到他们总结的“本人不受罪,家人不受累,省了医药费,有效于社会”的顺口溜时,老人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当讲到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社会,尤其是对社会始终要有一种感激之情时,我满怀激情地说:“在座的老年朋友们,你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解放初,我们跟着毛主席、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跟着邓小平,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十六大胜利召开后,我们跟着胡锦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现在是我们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代,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不平衡的呐?”讲到这里,我看到许多老人频频颔首赞许,眼眶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特别在我总结讲座内容时,讲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乐”、“四个最好”、“五个有”时,把整个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老人们簇拥着我,动情地说:内容实在,讲得精彩,听得着魔。
三、 注重两个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1、注重讲课内容的不断创新。为了使老年教育深入持久可持续发展,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仅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健康理念引导人,以典型的事例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生动的语言打动人,而且在讲课内容上不断创新。我们在原来五个专题的基础上充实了“老年人的营养、保养和修养”,简称老年人的“三养”,补充了“调节心态的五种最佳方法”和“老年人的十个不可”以及“六十以前没毛病,八十以前不衰老,高高兴兴100岁”、“轻轻松松一辈子”等等新的内容,还充分挖掘本地区的教育资源,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听课者每一堂课有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以此满足广大老年人求新求知求乐求变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越听越有味道,越听越爱听,从而使我镇的老年教育其乐融融、长盛不衰。
2、注重思想理念的创新。启迪新的思想,树立新的观念。从老年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悟到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不仅要教给知识,给以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年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老年人的头脑,指导其行动,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倡导新的思想,灌输新的理念,树立新的观念放在首位。我们强化“健康第一,珍惜生命”的观念;我们大力灌输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保健思想;我们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花钱吃饭不如花钱出汗”等新的理念。正是由于我们始终贯彻理念创新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大大激发了广大老年人的内在动力,在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前年9月,重固镇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运动会盛况空前,开幕式上,会标队、旗手队、鲜花队、运动员入场式,雄壮有力的步伐,整齐划一的动作,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令人赞叹,具有很大的震撼力。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腰鼓队、秧歌舞、上海说唱、竹板舞、甩手操等一批短小精悍的文体表演都具有很高的水准,一流的水平。这次运动会的顺利召开,既是重固镇体育成绩的检阅,更是广大老年人通过老年教育,知晓并接受了“生命在于运动”、“体育带来健康”、“运动使人快乐”等新的观念并用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向塑造健康人生目标迈进的一次生动实践。
(上海青浦区重固镇社保科 叶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