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10月,由洞泾镇社区学校主办,松江云间粟社(昆曲社)、江南曲圣纪念馆协办了“江南曲韵·幽雅洞泾”昆曲研学活动如期举行。
此次研学不仅为洞泾镇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更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昆曲、传承经典的种子。
活动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昆曲老师进校园授课和学生实地走访江南曲圣纪念馆,两者相互辉映,让昆曲的美与神韵在校园内外流淌。
昆曲老师入校
课堂上的国粹启蒙
9月至10月,云间粟社的昆曲老师分别走进洞泾外国语学校、洞泾学校、洞泾学校未来湾分校的教室。在这里,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师,更像是开启文化宝藏的钥匙,引领着学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
傅老师、高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昆曲的历史沿革,示范了昆曲的唱念做打,并和学生展开互动,现场来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学生们聚精会神,跟随老师的节奏轻轻吟唱,尝试简单的手势和步伐,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这一刻,传统与现代交融,经典与青春对话,昆曲的魅力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萌芽。
昆曲馆实地体验
文化之旅的视觉盛宴
10月,学生们在家长们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踏上了前往江南曲圣纪念馆的旅程。
步入馆内,宛如穿越回数百年前的江南水乡,仿古戏台、粟庐曲谱墙、曲牌风铃等标致性建筑,让学生好家长们赞叹不已,一个个展区,都在静静地诉说着昆曲的前世今生。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昆曲的角色行当、服饰化妆、乐器伴奏等内容,最令人难忘的是,学生们还在特设的工作坊中体验了绘制昆曲人偶的过程,专心致志的拼搭之间,不仅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更体悟到了昆曲深厚的文化底蕴。
云间粟社的老师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牡丹亭》的现场表演,高老师细腻婉转的演唱,加上乐队的默契配合,引来现场学生和家长们的阵阵喝彩。
观看了表演后,学生们又兴致勃勃的穿上戏服来到戏台上现场体验昆曲的水袖,在老师的现场指导下,学生们学的饶有兴趣有模有样。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的短暂,学生们意犹未尽的带着江南曲圣纪念馆为他们准备的读本—“昆曲小课堂”和“昆曲研学证书”和老师们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