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田林社区在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把“整合资源,满足居民学习需求”,作为社区教育目标,让“快乐学习,精彩人生”的终身学习理念,深深植根于田林社区老年人的心中。
几年来,社区领导狠抓载体建设,不断深化社区教育,有效地加强了社区老年居民的知识教育、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断满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老年教育需求。载体建设之一的田林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有效地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实体化”建设从硬件抓起
1、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目标明确
田林社区学校占地面积达800平米,环境幽雅。具备远程教育设备和现代教育信息功能,拥有150平米的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手工教室、琴房等专用教室,每天有三百多名学员上课。
田林社区学校把“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程度和整体素质,增强社区归宿感,提高社区凝聚力”作为办学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学校的功能作用,多渠道整合有效资源,树立服务社区居民,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依托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建设的主旋律,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2、明确职责,建章立制,归档建库,规范管理
一所有成效的社区学校,首先应该是管理到位、职责明确、制度完善、运作顺畅,有良好的合作氛围。田林社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机制随着实体化建设日趋完善。学校修订、完善了学校章程、社区学校简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8个岗位职责;建立管理制度16项,从校务、教学和教务等方面力求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社区学校从源头抓实抓好归档建库工作,做到工作过程留痕迹。建立包括教师信息、优秀学员、志愿者队伍、优秀人才及个案等的人才库;包括课程设置、讲座、主题活动、远程教育等的资源库;包括常规资料、招生情况、大事记、简报、专题报道、影像等的信息库,
二、充分开发社区学校的“软实力”
1、形成机制,推进队伍建设
在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内涵发展是关键。田林社区学校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把“培养高能力的管理者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觉悟的志愿者队伍、高素质的学员队伍”作为队伍建设方向;逐步形成培养、评价、激励、实践等发展型机制。
(1)形成“培养”机制,推进管理队伍建设
社区学校的管理者队伍是办好老年教育的核心力量,每位管理者都必须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田林社区学校内部专职管理教师和20个居民教学点的文教干部及志愿者召集人,组成了社区学校的管理队伍。
学校通过《论语》之“处世之道”,通过健康心态、和谐生活,基础管理指点等专题培训;工作计划、总结交流;阶段性工作情况信息反馈;管理工作达标;创建示范教学点以及优秀课程评选等渠道建立“培养”机制,从外力推动内因的发展、成熟,达到提高、成功。
(2)形成“评价”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社区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办好老年教育的关键所在,每位教师要热爱老年教育,有留得住老年学员并不断扩大学员队伍的本事。
学校通过制订《教师守则》、《教师岗位职责》《聘辞教师管理规定》、《教师评价制度》等规章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形成“激励”机制,推进学员队伍建设
老年学员队伍是社区学校的主力军,没有了学员,就没有了教师岗位,也就没有了社区学校的生命力。
学校在建章立制、规范程序的硬性管理同时,形成“激励”机制,调动老年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壮大学员队伍,使越来越多的老人享受充分的终身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终身学习记录卡》的功能作用,记录学员的学习轨迹,使满60学分的学员获得物质奖励;根据《田林社区学校学员评价制度》,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学员(班长),进行表彰。
社区学校兴旺与否,不能忽视学员这个庞大的主体,有了老年学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学校才会热气腾腾,充满活力。
(4)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有党员、教师、居民、学生参加的志愿者队伍,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支撑和动力。使一批有觉悟、有奉献精神的社区教育热心人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和创造力,使社区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社区学校制订了《田林社区教育志愿者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对口服务、长效服务、特色服务和临时服务等机制。社区学校与周边的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共建单位签定长效服务协议,相互提供长期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所有中小学与对口教学点签定对口服务协议,开展诸如居委社区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的课题调研,策划主题活动,提供教育咨询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等。
2、整合资源,推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办好教育的关键,要满足社区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社区学校树立“大教育”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以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引领,打造社区教育的“主阵地”。
(1)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社区学校在开展学习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面老年居民的学习需求,建立起三大板块的课程:基础课程满足大多数老年居民的学习需求,提高参与度;优秀课程讲求课堂教学质量,吸纳深层次知识,提高实效性;示范课程做强品牌、创立特色、展现亮点,提高“一街一品”的知名度
(2)根据课程内容,使课程系列化:①“走进经典、走进生活”——传统文化系列课程;②“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养身保健系列课程;③“雅趣情趣、和谐家庭”——家庭建设系列课程;④“修炼气质、融洽关系”——高雅艺术系列课程;⑤“循序渐进、学用结合”——信息技术系列课程;⑥“增加知识、提高底蕴”——文化知识系列课程。学校已开设六大系列四十二个品种58个教学班的课。每学期有固定学员1600多名。《论语》导读、书法国画、计算机信息技术、交谊舞、家庭旅游、编结、手部按摩、疾病防治与保健等课程倍受居民青睐,供不应求。学校除开设针对性的课程、讲座外,所有教室及设施向社区共建单位、团队、分校及教学点开放。每学期另有400多名团队学员在学校活动。
(3)整合资源,打造社区教育“主阵地”
社区学校整合社区的所有教育资源,编织纵横衔接的社区教育网络,确立社区学校的核心地位,使学校的功能充分发挥。
①开辟“季季有”主任特色讲坛,策划居委干部分层专题培训;
②创建“学林春秋”——田林社区“周周讲”综合系列讲座;
③凸显“一居一特”——功能辐射、资源互补、创建“示范教学点”
以创建“示范教学点”为载体,寻找社区学校和居民教学点的结合点,资源互补。
田林社区学校的实体化建设,使社区老年教育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在的田林社区老年人可以在社区学校增添底蕴、提高技能、增强素质、平衡身心。大家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增进了人际交往,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真正做到学有所为、学有所乐。
上海 孙维洁(作者系上海市田林社区老年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