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益事业,它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实施老年教育对全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上海,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教育不可忽视,特别在农村地区,更应该要重视,因为大部分老人文化水平低,居住又比较分散,经济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集中教育难度较高,教育经费又不多。因此,如何在农村地区开展老年教育值得探讨。
白鹤的赵屯原是青浦区的一个乡镇,地处上海西郊,邻近江苏省昆山市石浦镇。常住人口3万多人,60岁以上老人5025人,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对此,政府于1998年7月15日专门创办了老年学校。迄今为止,在教育教学设施上从原有的1283平方米的校舍面积,扩展到现有的1683.5平方米;专用教室也从原有的2间,扩展到现有的5间(专用电脑房1间、专用远程教育教室1间、专用教学教室2间、多功能教室1间);老年学校有专职管理人员5人,20个班级,学员726人次,活动场地约3600平方米(包括门球场),活动器材20多件。老年学校的组成使赵屯地区的老年教育开始真正走上轨道,特别在办学理念上有所突破。
一、 明确办学思想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根据赵屯老年人不同的文化层次、身体条件、学习志趣和各自的社会需要,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学校积极主动和镇老工办、社会保障科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老年教育情况,并得到了镇老年活动中心、文广站等单位的密切配合、支持,形成了开展老年教育活动的合力。经过6年的开拓进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成效逐步显现。学校始终把老年教育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遵循“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长寿、余热生辉”的办学宗旨,力求做到“教有方、学有为、乐而康、老而为”,为老年学员安度晚年提供一个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空间,引导老年人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继续参与本镇经济建设,发挥老年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余热。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赵屯老年学校的师资主要由“三支队伍”组成,即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和义务讲师团队伍。专职教师队伍由国家教育事业编制的成人学校教师组成,如电脑班的教学由学校教师专职担任。兼职教师队伍是选聘教师组成,选聘对象主要是退休老干部、教师、科技工作者、专家及其他有特长的热心人,他们参与老年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承担辅导、讲课任务,如合唱队的教学就由有音乐特长的姚祖德老师兼职担任,门球班的教学由退休老干部朱其根担任。义务讲师团队伍主要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或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组成,担当每月一次的短班教育。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是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善英医师义务主讲,而每年12月份的政治形势报告则由镇党委书记来讲。三支队伍的有机结合,使赵屯老年学校的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具有专业面广又精通的特色。学校老师还根据赵屯老人的特点,自编了部分适合赵屯老人教育的乡土教材。一些镇上的老人,早晨都很早到老年学校来锻炼身体,而且几乎天天如此,考虑到这一点,学校就请周水华老师和学员一起自编了几套健身操,通过反复试练,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也就成了乡土教材。而生活在乡下的老农,要想学一些农村实用技术,学校也聘请有经验的老农、科技专家、高级农艺师等,专门为赵屯农村的老年人编写了一些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教材,如《大棚草莓高产技术》、《赵屯桥有机草莓的栽培技术》、《糯玉米“南单一号”高产栽培技术》、《插种番茄栽培技术》、《大棚西瓜栽培技术》等。
三、 优化课程设置
赵屯地区农民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草莓、玉米等经济作物。赵屯的老人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乡下,也有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同志生活在镇上。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比较艰苦,每月的生活费是70元人民币,其它就要靠子女抚养了;一些比较健壮的老年人还要靠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来生活。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有稳定的生活费。针对赵屯地区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学校开设了适合赵屯地区老年人特点的长短班相结合的课程。
1、长班课程。所谓长班就是经常性开设的课程班,有文艺、体育、卫生保健、实用技术四大类专业课程。文艺类课程有5个班,分别是夕阳红合唱队、丝竹班、秧歌舞、手绢舞、筷子舞班。体育类有4个班,分别是门球班、四十二式太极拳、练功十八法、自编健身操班。卫生保健类主要有两个班,其一是静电治疗班,专门聘请了专业医师来上课。学员们学得好,用得快,好多学员以身示范,疗效明显。其二是卫生健康知识讲座班,由我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善英医师主讲,平时也有其他医师作一些保健知识讲座,解决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难言之隐或是老年常见病。实用技术类主要是种植班,由刘广学、刘兴华等农艺师执教。赵屯是中国草莓之乡,故草莓种植班是赵屯农村老年人的首选。除了草莓种植班外,赵屯老年学校还联系赵屯金太园艺场,开办了玉米种植班、番茄种植班、西瓜种植班等。
2、短班课程。所谓短班就是根据老年学员需求临时办起的短期培训班或讲座班。内容主要涉及到业务知识、法律知识、文艺知识、政治形势、家政理财等,基本上做到每月一次,月月有更新。
四、 健全教学管理网络,拓宽办学形式
镇老年学校以赵屯为核心,组织成立了赵屯镇老年协会。协会会员主要是各村、居委会的退休老干部,他们分别担任各村、居委会的会长,实际上也是各村、居委会的老年教育办学点负责人。协会会长每月集中老年学校活动一次,由镇老龄办主任、镇社会保障科科长主持会议,各村、居委会的会长汇报一月来老年教育办学点的教育教学情况。老年协会的成立,使我校的老年教育渗透到了每村每户每个老人。每村的协会会长工作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老干部出身的会长每每都能把工作做到家。响新村会长闵家进就是一位出色的好会员、好党员,他的模范事迹在赵屯镇家喻户晓,连青浦报也刊登了闵家进的动人事迹。真可谓老有所为,余热生辉。
镇老年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课堂教学实行当堂面授。除了长班和短班外,还有一个电脑班,由成校电脑专职教师顾秀琴上课。结合市府“百万家庭网上行”的要求,主要讲解电脑入门知识、打字及简单文字编辑排版、网络简单知识、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Email收发等电脑知识,让赵屯的老年人也能与时俱进。信息时代,老年人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技能,就不落伍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就如炳烛之明。
2、现场教学主要是种植技术的现场指导。农艺师可以边教边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草莓的整枝技术,草莓长到一定的程度,需要进行整枝,把不需要的枝叶处理掉,什么是不需要的枝叶,单靠理论指导,老人不十分清楚,那就请农艺师当场告诉哪些是不需要的枝叶,手势应怎么做,这样手把手的教,学习效果非常好。老人们回家也就可以学以致用。
3、远程教育是利用卫星天线接受上海空中老年大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的,一般也都是健康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多数,让农村老人听听专家、科技人员、校外教师的精彩讲座,老人们听后就吸收了多方面的知识,不管有用无用,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4、校外活动是赵屯老年学校考虑到赵屯老年人的特点而设置的。学校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外,还组织老年学校的部分成员举行“赵屯老人看赵屯一日游”、“参观苏州木渎一日游”,甚至还带老人到东方绿洲、东方明珠去参观等等。让老人们看看家乡面貌、了解外边世界,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新情况下,老年教育也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那就呼唤我们要有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老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使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就是我们不可推却的责任;对老年人“补其所需、扬其所长、享其所乐、助其所为”就是我们无可非议的任务;让老年人“活得健康、活得充实、活得潇洒、活得愉快”就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上海 赵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