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谈谈对“仁”的体会和认识
2019年09月12日 来源:上海 奉贤区 南桥镇 陈惠英 浏览次数:19

                   谈谈对“仁”的体会和认识

                奉贤区老年大学国学班  黄艾英       

       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国学班的学习,是出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但自己对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过去的日子里,也曾看了些书,听了些电视讲座。但总还是入不了门,没有方向,所以坚持不下来。

       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国学班开始学习的《论语》。刚听课时,对所学内容感觉是一头雾水。好在尤老师每一节课都在反复给我们提及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和“礼”。老师对每一篇,每一章的内容、内涵、历史背景都仔细的重复讲解。我渐渐地对这些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几次的那颗扎根地下的“仁树”也慢慢地在我的心中成长。

      通过一年学期的学习,对“仁”有了初浅的认识和体会。

   “仁”是孔子智慧的核心内容,是儒学的内涵。通过对所学章节内容的反复诵读和结合老师讲解,我对“仁”的理解:“仁”同“人”,是“做人”的基本的标准和价值。“仁”,是有“仁德”的人发自内心的“善良”。同时“仁”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形态,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面。“仁”是通过人对待自己、他人和事物的具体行为言语表现出来。如“孝敬”“忠诚”“诚信”“友爱”“守法”等。从现实的社会环境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仁”的表现。

   “仁”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形态。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是否能做到“仁人”、是否应须做“仁人”影响极大。所以有“仁德”的人是坚持通过学习、修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醒自己的言行来保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时时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谨言慎行。通过学习可以理解“仁”;“仁”还是一种智慧,能让人在事业上、家庭生活上取得成就和幸福。 同时“仁”是对人的“有用”的价值肯定。

   “仁”从字面上解释为“两个人”。 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就通过“爱他人、爱自己、爱社会”体现“仁心” 。其引申的意义就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际关系应建立在情感(亲情、爱情、友情)之上。应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等。这些关系,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处理得好,得当,家庭幸福,工作顺心、社会和谐。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言语表现,可以证实其是怎样的一个“人”。“人在做,天在看。”

       由于学习刚刚开始,本人对“仁”的深刻的内涵还没有充分的理解,就以我的父母、六姐妹兄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说说我的体会和认识。

       2018年重阳节前后,我和二姐推着轮椅带妈妈去港澳、广东粤语等地旅游。港澳地区在景点处,车站中,志愿者都会自觉给我们引路,走便捷通道。常常有人对妈妈说:“老人好有福气呀!全世界能有多少人能象您一样坐在轮椅上去旅游呀?”听到别人的赞扬妈妈满脸幸福,我和二姐也充满着自豪感!这是这几年妈妈身边常发生的事。

       妈妈的幸福,来自于她有让她老人家感到骄傲的我们六个姐弟。我们均有孝心,都很爱妈妈。

       父亲离开我们4年多了。父亲在世时,两个老人家在乡下相伴。自从父亲离开后,我们每一个做子女的都在想方设法让妈妈过得更好、更安心,都抢着让她到自己家住。希望妈妈的晚年过得开心,安心、无忧无虑。

       2018年2月春节期间,妈妈受病毒感染住院。妈妈的几个子女、儿媳、女婿、孙辈轮流看护。很快康复出院。得到住院病友的羡慕。我们到医院陪护妈妈,也不忘照顾其它需要帮忙的病人。我们自觉地为其它病人买生活用品、帮买饭、紧急情况叫医生等,让病友感动。我们一家人的表现都得到病友们和家属的表扬。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和对他人爱的帮助,是从我们的父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养成的。我们从小就看见我们父母如何敬爱长辈、关爱他人。

       认识我们的所有人都说,我们一家好幸福。

我父亲是一名人民老师。我们从小就看到,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生们。还常常受其它家长之托管教爱逃学、不上学、想做坏事、调皮过度的小孩。他小小的宿舍常住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为让这些小孩改邪归正,他让小孩们陪他一起生活。在他的教育下,很多孩子改掉了坏很有毛病。父亲所做的一切,母亲都支持她。父亲说“教书育人”是他的责任,一定要做好。让家长放心,让学生进步。

       父亲退休后,他和我妈妈也常到村里看望贫困的老人,陪他们聊天,送些新鲜的水果、糖饼、衣物或钱等。给村里的小孩买漫画书和文具等,每年从11月份起就自己买纸墨,给村里30户人家写对联……父亲、母亲对家人对他人的爱,得来的是倍受他人敬重。父母的表现,我理解为就是“仁爱”。

    “仁爱”是一种正能量,可能传递。我们在父母“仁爱”的正能量传送中而成长。做学生的时,我们做到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勤奋学习。工作后,能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助人这乐,公平公正,成了工作骨干。成家后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尊重长辈,关爱小孩,家庭和睦幸福。常获得“三好学生”“先进工作者”“文明之家”的荣誉。这些荣誉很大的分量就是“仁”。“仁”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让人们感到生活幸福美好!

       总之“仁” 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体现的是人的精神追求,精神安顿和精神提升。“仁”所指向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包括建立在情感之上的人际关联,由此达到社会成员彼此和谐相处。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入学习,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更能学会不断自省,奉献爱心,度过美好的生活。

                                          

                                          



热点推送 更多>>

学习实用技能  拓宽教学思路

——永丰成人学校开展教师技能培训


长宁区老年大学举行2018年文艺类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今天我很荣幸,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谈谈我在上海老年大学的学习情况和我们书画社的学员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向社会辐射,开辟第二第三课堂的一点体会

人生是种感悟,旅行的最高境界又何尝不是感悟?于我,行走在异国他乡更是一次独特感受的和融合,让自身从固有的思想模式中解脱出来,进入陌生新鲜的场景中并与之交融共鸣,达到物我两忘,照相是很好记录这一过程的方法。

3月20日,2018春季上海老年远程教育《健康养老那些事》的课程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开播,方松分部祥和学习点在老年协会的配合下举行了开班仪式。共有45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8年3月15日上午九点,湖南街道安福居民区党总支召集辖区内四个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小组长、居民代表等55人,在安福居委活动室召开了湖南街道安福居民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大会及工作布署会。

3月19日上午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及党员评议工作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