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昨天从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随着本月下旬被称为“亚洲第一湾”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开始拆除,以外滩地下通道为主的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将全面实施。计划至2010年3月完成国内首条双层双向小车专用地下通道,以减轻外滩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
地下通道完成后,地面道路将由现在的10车道减少至4车道(两侧再各有一条紧急停车道),主要为始发交通及公交服务,过境车辆将转入地下通道,地面上增加的面积将用于绿化、景观及市民的公共活动。
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据介绍,外滩通道主线南起中山南路老太平弄、延安东路河南中路,北至吴淞路海宁路、东长治路旅顺路(以上均含交叉口),全长约3720米、地下道路约3300米。
地下通道为单管双层结构,上层为由南至北方向,下层为由北至南方向,地下通道规模为:东门路至延安东路双向4车道加紧急停车带,延安东路至天潼路双向6车道,天潼路至余杭路双向4车道,延安东路地下匝道双向4车道,长治路地下匝道双向4车道。
外滩地下通道作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匝道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延安高架到外滩这样走
届时,从延安路高架行至外滩的车辆,左转可通过新建匝道直接进入外滩地下通道上层直达苏州河以北,右转可通过地面道路往南浦大桥方向。而从延安路以北的地下通道过来的车辆也可右转上延安路高架。
据统计,目前外滩车流中,过境车流约占70%至80%,而到发交通占20%至30%。上海市市政局局长黄融表示,大量的车流割裂了原本自成一体的外滩风貌,制约了外滩其他功能的提升。所以修建一条地下通道势在必行,通过兴建全封闭或半封闭的专用通道及越江隧道,外滩和浦东小陆家嘴组成的核心区能分离过境交通。
外滩通道以福州路为界,北段采用13.95米的盾构掘进施工,南段采用开挖方式。
最大限度保护历史建筑
由于外滩通道将穿越沿线的外白渡桥、地铁二号线、延安路隧道等多个重要设施,施工难度和风险颇大。而外滩沿线还有“万国建筑群”之称的3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韩金华指挥昨天告诉记者,指挥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对这33幢历史建筑的现有结构、沉降情况全面摸底,并通过风险评估,设立了施工时的警戒值。
施工中还将采用地基加固、隔断桩等方式进行维护,以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实施对这批历史保护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影响。
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于2007年4月正式立项批复,工程主要包含了外滩通道工程、新建路隧道、人民路隧道等项目。按计划,新建路隧道和人民路隧道将于今年实现贯通,明年6月份建成。
外滩交通改造部分路段禁行
为配合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交警部门昨天公布相关交通组织方案。
延安路部分高架拆除期间:
延安高架路紫金路以东禁止车辆通行。
北侧外滩上匝道、南侧江西路上匝道、外滩西向北五角场方向下匝道关闭,禁止车辆通行。西向南南浦大桥方向下匝道继续关闭。
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福州路),原双向7车道调整为:北向南3车道、南向北2车道。
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金陵东路),原双向5车道调整为:北向南2车道、南向北2车道。
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紫金路),原双向5车道调整为:东向西2车道、西向东2车道。拆除期间0时至次日4时30分,部分路段全封闭施工。
外白渡桥移桥大修期间:
外白渡桥中断交通,原外白渡桥通行的车辆改走吴淞路闸桥和乍浦路桥。
吴淞路闸桥桥面车道调整为南向北2车道、北向南3车道。
施工期间主要分流路径:
中环线、内环线南北高架海宁路匝道(天目立交)
南北高架北京路匝道
延安高架西藏路匝道
延安高架福建路匝道
延安高架茂名路匝道
原由外白渡桥过河的车辆可走吴淞路闸桥绕行(大型车辆建议走吴淞路闸桥);也可经吴淞路闸桥南桥洞→南苏州路→乍浦路桥过河。绕行车辆请注意沿线桥洞的限高标志。
市交警总队提醒,以上交通组织方案和管理措施(除外白渡桥封闭交通于3月1日实施外),将于2月23日零时正式实施。交警部门针对可能产生的交通变化情况,制定了如设置单行道、关闭高架道路部分匝道、调整车道划分等应急措施和备用方案,将根据交通实际情况分步实施。李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