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自编教材——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
2018年06月21日 来源:综合管理员 浏览次数:223

上海老年大学自1985年创办,直至2013年,外语系的教材一直是选用社会教材。随着学员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教学课程的不断开发,我们觉得,要适应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要办有特色的老年外语教学,必须要有我们的自编教材。

一、领导重视、集思广议

2013年,我们外语系首次开展自编教材工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材编写之初,由熊校长牵头,召开了3次专题研讨会,汇聚了外语系的众多教师和系主任、教务长以及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大家集思广益为自编教材建言献策。会上,熊校长提出,老年教育要提升品质,必须在自编教材方面有所作为。出版社的老师也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老年人的语言类的系统教材尚属空白。希望上海老年大学能够走在前面,作出表率。当时参加研讨会的教师,都是在外语教育战线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都深谙老年人和普通学生的巨大差异。所以,他们在开展老年英语教学时,早已加入了大量的自编内容,以弥补通用教材的不足。而这些自编内容往往经过了几轮教学实践的检验,也已根据学员的反馈而不断作了修订。我们尝试着把这些临时的、散乱的材料加以收集、梳理、提炼和系统化,从而为教材的编写准备了充分的素材。

二、注重积累、与时俱进

语言是有生命的、是活的。特别是日常生活用语,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淘汰,节奏特别快。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就特别注重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比如负责编写《周游世界》的刘文娟老师,为了使教材更生动、更贴合实际,曾多次自费去英语国家考察旅游,收集原生态的资料,回国后进行整理、删选和加工,将这些鲜活的语言素材运用到教材编写中。我在海外学习、工作、生活了6年。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入了《出国探亲》一书中。

三、沟通协作、全情投入

我们这个系列教材是分三套来编写的:《日常会话》由郑琼如老师主编;《周游世界》由刘文娟老师主编;《出国探亲》由我主编。

为了使这套教材更具系统性,我们三位执笔者统一了编写的指导思想:

一是聚焦于经典实用语句,多选功能性词汇,拒绝冷门词、生僻词;二是坚持场景轻松愉快,适应潮流,具有可读性的编写理念;三是采用教材程度递进,尽量使用重复出现词汇的丛书结构。

为了使整套丛书避免发生个人闭门造车,互相之间渐行渐远的现象,我们每次初稿出来,都一律一式四份,和出版社一起讨论,评判后再进入下一步环节。初稿的修改量是最大的,上下两册书,反复修订不下四五次。我操作电脑偶尔失手,造成部分底稿消失,会心痛好几天才能恢复编写常态。郑琼如老师为了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他特意独身一人去到乡下居住。夜以继日地苦干了两个星期,完成了第一次初稿。刘文娟老师则更辛苦,硬是用笔一字一字写完了上下两册初稿。

2013年9月,《周游世界》出版。2015年2月,《日常会话》出版。2017年1月,《出国探亲》出版。

通过这次系列教材的编写,在与学校领导、老师和出版社编辑的沟通协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收获了友谊。同时,我认识到,要推动老年教育有品质地发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教材不可或缺。而面对市场现状,自主发开自编教材是老年教育不断创新的必要举措。成功开发一本教材,需要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员的呼声;需要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和点滴积累;需要不断收集课程反馈和建议并加以总结、完善和提升。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