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系统由26所系统校组成,办学25年来,系统各校课程门类发生过许多变化,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从老干部大学建校至今却始终一以贯之,从未间断。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老干部大学系统的主要办学特色。
这里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在系统校中有不同称谓,多数学校称为“时事政治课”,也有的称为“政治理论课”、“政治经济与国际问题研究”,或者“马列与改革”等。为方便起见,本报告在调查过程中采用“时事政治课”这个较为普遍的称谓。但无论怎样的名称,该类课程都旨在通过对理论、实践和时事的解读,向离退休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播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的教育,都属于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目前,26所系统校中,专门开设思想政治课的有14所,常年参加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离退休干部约有3000人,其中离休干部2000余人,约占总人数的70%,有不少学员是离退休党支部支委会成员。12所没有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系统校也不定期举办相关讲座或报告会,满足学员思想政治学习需求。系统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基本属于大众普及型课程,有少数学校开设有研修提高型课程。
今年,我们在14所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系统校开展了一次随机调查,向时事政治班学员发放问卷56份,全部有效回收。在调查学员对时事政治课的满意程度时,分别有42%、20%、34%的学员选择了“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三者合计占到98%(见下图),据此可见,系统各校开设的时事政治课受到学员普遍认可。
二、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老干部思想认识不断提高的重要基地。离退休干部是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思想认识困惑,而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他们学习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局限性,为配合、服务、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作出应有贡献。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学员认为学习时事政治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益处,在这些益处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使自己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接下来依次为“增长知识”、“提高自身鉴别能力”、“确保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其中只有两人选择学习时事政治是“打发时间”(见下图),可见绝大多数学员是抱着期望来学习的,同时,他们也通过学习,得到了认识、思想甚至精神上的成长。
(二)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思想政治建设。老干部大学系统各校通过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对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学习进行服务和引导,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离退休干部,使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这是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二是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系统各校时事政治班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离退休党支部支委会成员,有的学校还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开设特制课程。可以说,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6人中,我们得知,有20人担任支部书记,28人担任支部委员,两者合计占到整个调查人数的86%(见下图),这一方面说明离退休支部成员对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表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作用不容小觑。
(三)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离退休干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重要保障。调查中问到“您通常在何场合宣传时事政治课上学到的内容”时,有33人选择“在离退休支部活动中”,29人选择“在社区活动中”,22人选择“在家庭中”,15人选择“在与青年人谈心结对活动中”,2人“在其他活动中”,其中“没有宣传过”的为零(见下图)。
离退休干部十分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宣传、传播,使时事政治课成为了学习的“播种机”,离退休干部通过把在课堂上听到的、学到的东西带到家庭、带到社区、带到离退休支部,带给广大青少年,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示范辐射作用,为营造学习型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为青少年的茁壮成长贡献了力量。这里仅举一例,仪电集团的蔡元俭老同志,他既是上海市老干部大学政经班的学员,又是仪电老干部大学政经班的教员,还是沪上几十个社区的党课义务宣讲员。他每次到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上课都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回去后经过精心归纳整理,再到仪电老干部大学和社区给老同志、青少年上课,从1996年至今,蔡老一共给仪电老干部大学政经班、几十个居民区党员和社区学校义务宣讲了730多场,听众达5万多人次,是“贴钱上党课”的楷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正是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源源不断地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新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更加有保障。
三、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要注重时效性、具有针对性
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是思想政治课能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调查显示,离退休干部最喜欢的时事政治课内容,排第一位的是“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排第二位的是“时事热点”,余下依次为“国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党的创新理论”、“马列等基础原理性内容”、“其他”(见下图)。因此,在内容的设置上我们除了
开设马列毛邓等基础性课程之外,更加注重针对学员思想上存在的疑惑,以及对社会问题的重大关切等设置课程内容。比如,黄浦区老干部大学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为老同志讲授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老同志作为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对此倍感亲切,反响也相当热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如何突破思维旧框架,力促党建新发展,成为离退休老同志热议的话题,针对老同志关心的问题,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及时与市委党校取得联系,调整授课内容,开设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专题报告会,400多名老同志前来听课,反响热烈。今年,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又开设了世博会情况介绍、世博会外事外交等一系列紧贴时势的报告和讲座。通过这些既有时效性,又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广大老干部及时把握党和国家发展脉博,及时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及时了解时事热点的来龙去脉,确保了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上,要注重高质量、具有高水准
师资的高质量、高水准是思想政治课长盛不衰的坚强后盾。调查显示,学员最喜欢的教师类型依次为“专家教授”、“年轻学者”、“在职领导”及“其他”(见下图)。为了保证师资的高质量、高水准,老
干部大学系统中的不少学校都与上海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形成了共建机制,通过共建机制,系统各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上得到了很大支持。如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与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党校和研究院把为老干部大学思想政治课提供师资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来抓,并在老干部学员中开展教师授课满意度测评,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黄浦区老干部大学思想政治课的师资队伍也是由市、区委党校以及社科院的专家教授组成;普陀区老干部大学校本部和分校的马列与改革班的师资,都是依托普陀区委党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区委党校还把马列与改革班的教学任务纳入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各级党校、国际问题研究院以及社科院为老干部大学选派的教师,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热心于老年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他们的授课内容紧扣社会发展脉搏,讲课能贴近老干部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受到老干部普遍欢迎。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上,要注重创新性、具有开拓性
方式上的创新与开拓,是思想政治课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老干部日趋高龄化,原有的办学方式已难以满足老同志求知的需求。老干部大学系统各校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发展新路。如,杨浦区老干部大学为做好老干部“双高期”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立了“一不动、三动”的教学模式,即“老干部不动、课堂动、老师动、学校动”,把政治理论读书班、时事形势讲座办到社区,送到老同志家门口。再如,普陀区老干部大学探索就近入学新办法,在区域内九个街道开设了社区分校,开办了马列与改革班,做到区域全覆盖,深受社区老干部欢迎。在教学方法上,为适应老干部自主学习、渴望交流的要求,许多老干部大学都把报告讲座和课堂讨论、交流研讨结合起来,改过去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把思想政治课办成了老干部彰显生命活力与智慧的重要平台。调查也显示学员对时事政治上课方式呈现多元化需求,学员最喜欢的上课方式除了“教师讲授”外,还有“师生互动”和“学员交流研讨”(见下图)。在这方面,卢湾区老干部大学有很好的实践,他们摸索出了“3+1”的教学模式,即每个月四次课中,三次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一次课以学员交流为主,而每节课都以师生互动为必要补充,做到了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和学员交流研讨充分结合,受到学员欢迎。
四、新形势新任务下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员方面
调查得知,在老干部大学系统中,参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大部分是离休干部,平均约占70%,有的学校达到100%。然而随着离休干部年龄越来越高,学员出勤率降低,学员人数也有所减少。在没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系统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表示没有开设的原因是“离休干部学员‘双高期’不能坚持学习”、“离休干部学员人数太少”。而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参加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退休干部人数增加并不多,发展速度并不快。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而退休干部学员又没有相应增加,是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员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方面
一方面,在系统各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发展不甚平衡。有的学校与相关高校、党校、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师资问题不愁,而有的学校往往是“找米下锅”,教师的数量、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不少学校反映,“要请资深的,并受老同志欢迎的教师比较难”、“讲得精彩的老师不多”,大家普遍感到教师教课质量参差不齐,“遇到一个好老师,有很大的偶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的有效保障机制还有欠缺。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
调查显示,目前系统各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时事类内容占80%左右,比原理类内容更受欢迎。但我们要认识到,原理类内容是基础,没有对原理的学习和了解,对时事的学习就易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使有的人产生犹豫观望情绪,甚至报以冷嘲热讽和强烈的心理逆反,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此外,所谓“思想政治”,是政治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法制、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对系统各校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政治、法制方面的内容较多,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较少,这对离退休干部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等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不利的。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面
一是组织方式。目前,14所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系统校中,有12所学校的课程属于大众普及型课程,只有两所学校有研修提高型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从老干部大学建校起就已经开设,25年的发展,理应在大众普及型课程基础上,逐步增加研修提高型课程,体现课程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学员的需求,但现在来看,研修提高型课程尚需加大实践力度。二是教学方式。就调查情况来看,不少学校曾经尝试过在教师讲授之外,增加课堂或者课外的互动、交流、研讨,但是不少学校在这方面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有的老同志在与老师提问互动或者交流研讨中经常跑题;有的课程本身内容较多,单独安排互动交流时间导致正常课程无法完成;甚至还有一些老同志在交流研讨过程中产生分歧,发生争论和不和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加以解决。
(五)思想政治教育推广方面
目前在上海的老年教育中,开设专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仅限于老干部大学系统,其他老年大学都没有开设该课程,原因主要是一般社会老人不像离退休干部那样关心时事政治,他们对思想政治没有需求。然而,学习需求既包括感受性需求,也包括本质性需求,本质性需求是自己没有感受到,但实际上在自己生命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那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办学工作者帮助老年人去发现、去挖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需求。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对老年人来说是一项本质性需求,关系到老年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老年教育中所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关系到老年教育的方向性问题。
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以人为本,确立服务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规范、重管理、重说教”模式,变“管理者、灌输者、说教者”为“服务者、促进者、引导者”,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人为本,确立服务第一的理念,注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学员的学习需求,注重服务的主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二)加大宣传,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生源的持续性
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学员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生源的持续性问题。在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的背景下,一方面要努力探索适应“双高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向退休干部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退休干部加入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来,并根据退休干部的特点,适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三)统筹规划,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的有效保障机制
一是集中系统各校的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库。系统各校可共享师资库中的教师资源,以解决各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不平衡问题。二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能仅仅依靠感性体验来定,而是要建立一套评估制度,通过座谈、问卷、听课等一系列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科学测评,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向教师进行反馈。同时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可以筛选出“深受学员欢迎”、“ 讲得精彩”的老师,确保学员学有所得,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四)深化认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全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反映到教学上,第一,要求我们不仅抓好时事性内容的传授,也需要注意选择优秀教师对学员讲授原理性知识,逐步培养学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求我们在选择政治、法制等政治性较强的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有意识地加大思想、道德等思想性部分的授课力度,使学员学习的内容更加全面,使学员自身的发展更加均衡。
(五)积极创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对组织方式来说,经过了25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关注的重心应从“普及为主”到“普及与提高兼顾”。系统各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开设研修提高型课程,使思想政治教育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对于教学方式来说,我们首先要确立一种理念,即学员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彰显生命的活力与智慧,因而,互动和交流研讨是必须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确立一套制度,比如在教学计划中就确立课堂互动的地位,比如对学员提问交流的范围进行框定,比如在交流研讨中坚持不争论的原则以确保研讨顺利进行等等。
(六)加强调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
长期以来我们积累了许多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但是一般社会老人与离退休干部在学习的偏好上会有差异,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熟悉他们的特点,了解他们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需求,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向其他老年大学的学员推广,一要内容合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比政治、法制类内容更容易接受;二要载体多样,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比课堂教学、报告讲座更喜闻乐见;三要方法灵活,疏导、鼓励、生动形象要比灌输、说教、枯燥乏味更能吸引人。
我们相信,对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必将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繁荣,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促进老年教育内涵进一步丰富,为老年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