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社区 进学校 留驻养老院
------2016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 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是我们团队上半年的工作重点.
1,举办“提升心理素养微训班”,由学校委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顾佳文老师主讲。
2,进行一次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组织全体团队骨干参观“淞沪抗日纪念馆”。
3,邀请上海市老年教育优秀教师梁民强老师讲课,学习和发扬无私奉献在社区的精神。
4,组织第二届乐学杯校园广场舞推广赛。
二,延伸2015年班组建设的要求,强化“一班一品”建设:
1,摄影班:
(1)要求:出成绩,出图章,出人才。争取1到2 名学员取得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格。
(2)结合宝山转型发展需要,开拓旅游宣传市场,组织“吴淞国际邮轮码头”风采摄影比赛活动。
2,科普pps班:
积极组织和培训科普pps知识,发动学员参加上海市科协举办的上海市多媒体科普作品比赛和虹口科协举办的上海市“蓝桥杯’科普pps作品比赛,要求在“旨在学习,重在参与”的指导思想下,确立参赛人数目标比2015年增加10%以上。
3,剪纸班:
大刀阔斧改编现有的“徒手剪纸”教材,以徒手剪纸十二生肖为主题,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徒手剪纸的高手,成为我校的一个品牌。
4,智能手机班:
总结2015年试办的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教材,建立2016年智能手机微信群,使更多的新学员接受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加其它课程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新兵。
5,微电影班:
要有新的突破,设想把拍摄微电影的素材,改编成“活报剧”“小品”等形式,能够走出校门进社区,进养老院。
6,葫芦丝旗袍班:
挂历模特队的建设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要精耕细作,使其成为具有反映学习成果,表现精神生活,体现文化底蕴,展示团队面貌的品牌。通过“挂历模特秀”的表演,提升挂历大比拼活动的内在文化含量,逐步形成“挂历文化”。
7,"彭浦之家"沙龙:
科普pps是彭浦之家的强项,有着雄厚的实力,在历次pps的比赛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要求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科普比赛活动,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三,下社区,进学校,留驻养老院:
1,“下社区”是提升我们团队价值。由自愉自乐,封闭学习,提升到走出校门,带领群众学习一个新的跳跃式进步。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合学校的安排,继续坚持小分队下社区传播终身学习理念和知识的活动。“全课教师”是团队对现有教师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团队老师们能够为学校学习点提供更多,更优的,全方位志愿者,把团队建设成“志愿者配送中心”。
2,“进学校”我们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和经验。刘行中学的学生葫芦丝课外兴趣组,在徐美华老师一手操办下,已经能够掌握葫芦丝技巧成为一支表演队伍。更重要的通过传授葫芦丝知识的同时,融入了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元素,把学习葫芦丝和演奏革命歌曲联系在一起,如学习革命歌曲“映山红”“西边的太阳”等.
3,留驻养老院:是我们“下社区”的延伸,是敬老,爱老,助老的又一举措。老人不仅需要欢乐的气氛,而更需要学习,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根据大场长乐养老院的领导设想,在院领导的配合下,联谊会在建立“长乐学习点”。以学习班的形式定期组织老人学习唱歌,手指操,穴道按摩操,折纸,剪纸和讲故事,猜谜语等老人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并且组建一支“轮椅合唱队”改变养老院的形象。从而填补了终身学习的盲区,使被遗忘角落的老年人也得到终身学习的乐趣和权利。
四,进行远程教育电视收视点转型“网上课程”集中收视学习点的摸索和试探: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动摇了电视收视点的历史作用,我们将以“一班一品”的模式,组织学员把上海老年人学习网,上海学习网等官方网上的“网上课程”"课程超市"的学习资源带到学习点,配以专业人士辅导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网上开展的各项竞赛,展示活动,有针对性地聘请有一定水平的老师,举办讲座和辅导,把"集中收视电视"转成"集中学习电脑".我们团队2015年获得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和上海老龄网征文活动一等奖,优秀奖的二位八旬老年学员,就是当他们失去行走活动能力后,不能参加课堂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使他们在家也能通过网络,参与网上学习是我们坚持学到老,永不止步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