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上海老年大学的新局面,4月18日,上海老年大学一行16人组成的考察团,在常务副校长江晨清的带领下,前往宁波地区进行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受到宁波地区有关单位领导的热情接待。三天时间内,参观考察了宁波市老年大学、宁波市江东老年大学、宁波地区宁海县宁海老年大学,与三所大学的校长、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就双方关心的如何办好老年教育、搞好三个课堂及如何开展社团活动进行了探讨。考察团看到了宁波地区老年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感受到宁波地区老年教育工作者献身老年教育的精神和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学习了宁波地区老年大学的办学经验,同时开阔了眼界,振奋了精神。
宁波地区老年教育的起步比较早,发展迅速,成效显著。1985年,顺应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宁波市在无场地、无资金、无主管单位的情况下,由退下来的老同志自发地创办了宁波老年大学。1992年,尚属宁波地区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宁海县,在县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也创办了宁波地区第一所县级老年大学,1999年又第一个建成了独立校舍。1999年,宁波地区实现了县以上老年大学的普及。20多年来,宁波地区老年教育已经遍及区县、镇(乡)村。蓬勃发展的老年教育,不仅使老年人受益,更促进了宁波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学习型、和谐社会的建立。20年来,宁波地区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有着自己鲜明特色。
一、夕阳无限好,众手托起老年教育
宁波地区人杰地灵,富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手笔发展经济,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头。近几年,宁波市的财政收入大幅度提升,宁海县的每年财政收入增长也已达到20%的速度。据统计,目前,宁波市老龄人口已经占社会总人口的15%,宁海县老龄人口已经占社会总人口的11%。在这种情况下,宁波地区也以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办好老年教育。
党和政府各级部门重视老年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组织领导体系。宁波地区市、县、区都有一位党政领导分管老年教育工作。各地老年大学都成立了一个校务委员会,由当地分管领导兼任名誉校长、当地党委组织部长任校长、老干部局和教委副职任副校长、成员由各有关部门领导组成。学校的重大事务都由校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然后由有关部门去实施。这样的领导体制,沟通了当地党政领导与老年大学的联系,整合了各有关部门的资源,提供了老年教育发展优势条件。
宁波地区聘任了一批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经历丰富、精力充沛、思维清晰、具有献身精神、踏实能干的老同志,担任老年大学的常务副校长。聘请了一批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在当地有一定名望,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教育能力的人员担任教师。他们以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常年工作在第一线,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推进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宁波老年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文甫,原先曾在宁波市委组织部工作了12年,以后又在宁波市老干部局工作了9年。退休下来时,当时有许多实业单位和部门都争着要他去帮忙,但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到待遇差、工作责任重的宁波老年大学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并进行两次基本建设,1998年建造了2000平方米的老校舍,2008年又建造了10000平方米的新校舍,为宁波老年大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宁波地区的政府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证,将老年大学的校舍建设列为政府的实事工程。1997年,宁海县遭受11号特大台风灾害,经济损失已经达12亿。县政府在下决心建设标准海塘后,财政情况十分困难,但是县领导看到老年大学发展迅速,学员不断增长,在1998年人代会上把建设老年大学教学楼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毅然安排80万元资金,向社会募得资金93万,在宁海著名风景区越龙山建造了占地3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宁海老年大学。宁波老年大学教学楼的建设,更是20年两大步的跨进。1998年,在宁波市中心月湖风景区,建造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宁波老年大学教学楼。2008年1月16日,投资4700余万元,占地12亩,建筑面积达13245平方米的宁波老年大学又一座新教学楼投入使用。该教学楼地上九层,地下一层停车。拥有36个教室,还有报告厅、书画展览厅、多功能厅、阅览室、健身房等现代化设施。宁波地区老年大学日常运作经费都是由国家全额拨款,生均经费在200元到350元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不断在得到增加。
二、彩霞满天红,老年教育快速发展
20多年来,宁波地区老年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二个点到整个地区,已经形成了市、区县、镇(乡)村三级网络。宁波地区通过“四上一中心”的等级达标建设活动推进老年教育。“四上一中心”,即“上规模、上规范、上水平、上效益”和建设“老年教育中心”。第一段活动,列出56项指标,每两年检查考核一次,宁海老年大学第一批被省市评估为规范化老年大学。宁波老年大学是宁波地区老年教育中心,区县老年大学是区县老年教育的中心,通过中心的辐射活动,推进了宁波地区老年教育快速、规范性地发展。
宁波地区老年大学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提高巩固发展”的办学方针和“学乐为”的教学方针,从面向老干部的老年大学逐步过渡到面向广大退休老年人的大学,担负起老年教育的职责。宁海老年大学还针对当地一些中年妇女不识字的实际情况,办起了识字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各老年大学也在办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宁波老年大学,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学制的综合性老年大学。目前聘用各类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01名(其中高级职称占54%),开设了文学语言、书画摄影、医学保健、计算机、综合应用、体育舞蹈、音乐、戏剧等8个系,70余个专业,166个班级,在校学员达7465名(学科8780人次)。学校创办20余年来,结业的学员累计已超过50000人次,成为众多离退休干部和职工“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为”的基地,“老有所乐”的场所;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文明健康精神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为稳定社会,保证宁波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再创辉煌,老年教育发展新展望
宁波地区从事老年教育的,是一批具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的实干家,他们在成绩面前不停步,继续以宁波人特有的改革创新精神,规划宁波地区老年教育的明天。目前,他们在继续探索老年教育的组织领导体系;继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规范教育管理;继续加强老年教育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自我加压,提出“规模适度、专业广泛、层次健全、特色明显”的三年发展总体目标。宁波地区的老年教育发展前景是光辉灿烂。
三天的考察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宁波地区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令人赞叹不已。宁波地区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完全归功于当地党和政府的重视,归功于有一支热心老年教育的干部、教师和学员队伍;归功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经费保障有力;归功于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社会和老年人需要办教育的宗旨;归功于不断规范管理,规范教育,建设特色品牌专业、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宁波地区从事老年大学管理和教育的干部和教师,他们的献身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给考察团的每一个成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将以不断开拓创新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上海老年大学的发展,为上海老年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上海 吕伦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