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体最精密的感觉器官,大部分的外界信息主要由眼睛获得。眼睛也是最脆弱的器官之一,任何异常或病变都有可能造成视觉功能异常。白内障位列老年人眼部常见病之首。值此6月6日“第29届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了解白内障,并掌握相关预防方法。
一、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也称晶状体浑浊。晶状体就是人眼睛中原本透亮的小透镜,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浑浊,影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使人看不清周围的事物的一种眼病。任何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浑浊使其透明性下降或颜色改变都可称为白内障。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可分为老年性、并发性、代谢性和先天性四类。其中,老年性白内障也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总的来说,白内障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如何自我判断?
通过自身眼部情况可做初步判断。老年性白内障多发生于50岁以后,为双侧性。在其出现过程中,会自觉眼前有固定黑影,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请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三、如何预防白内障?
1.合理膳食
避免长期大量食用油腻、高糖事物,例如肥肉、蛋糕等,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保证日常营养供给,有利于晶状体健康。
2.防止紫外线照射
如果眼部长期遭受紫外线照射,容易加速晶状体老化而导致老年性白内障。建议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和墨镜,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3.注意眼部卫生
避免用脏手揉眼睛,以免细菌进入眼部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而致使晶状体浑浊。
4.避免用眼过度
平时要养成合理用眼的良好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看手机、看书看报纸等,尽量在明亮灯光下用眼。
5.控制情绪
情绪起伏过大,容易导致身体血压及眼压波动,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对于眼睛健康不利,因此日常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6.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危险因素,重视原发疾病并控制疾病进程,对于延缓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都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白内障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更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若您发现上述症状,请尽快就诊,医学在进步,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好的方法。早发现早治疗,别让白内障成为遮住您眼睛的“帘子”,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睛”彩明亮的生活,远离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