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长
这项调查由市妇女学学会、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联合在本市30家医院900多名护理工中展开。调查发现,护理工中,中年女性是主力军,36至50岁的中年妇女占了78.9%。大部分护理工为外来人员,占84.9%。文化素质不高是当前护理工队伍的显著特征之一,初中学历以下者占了88.8%。
护理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较大。调查显示,她们中大多数人工作时间远远超过我国法定每天工作时间的限度。30.9%的人每天工作9至12小时,5.9%的人工作13至18小时,还有52.7%的人工作时间每天达19至24小时。另一方面,工作强度比较大。47%的护理工平均每天护理2至3个病人,而每天护理4个或5个病人的分别占11.3%和13.4%。大部分护理工工资收入偏低,多数人没有加班工资。一半以上护理工月收入在500至1000元之间,而且73.3%护理工加班没有加班工资。
劳动保障差
被调查者中,77.7%的人没有与服务公司或用人单位签订过劳动合同。78.7%的护理工认为劳动服务公司没有提供相应的劳动保障。调查员在与护理工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外地来沪做护理工的没有劳动保障意识,维权能力也很弱。
对此,市妇联等有关部门建议,从法律层面,有针对性地保障护理工的合法权益,如规定护理行业最低工资、最低福利、防止工资歧视、规范劳动合同以及最低工作年龄等。
培训时间短
护理工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培训时间短。这次调查显示,护理工岗位分布广,遍及30家医院的28个科室。几乎有病人住院的科室都有护理工。但她们岗前培训时间短。九成被调查者参加过上岗培训,但大部分护理工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下。培训内容为医院规章制度和简单的护理知识。30家医院中有4家医院没有培训过一个护理工。
一些医院认为护理工不是医院管理的对象,护理工只要遵守医院规章,就可以进医院上岗工作。中介服务公司为了节约经费,也不愿意在培训上花费时间和财力。68.2%的护理工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才选择护理工作的,因此,让护理工自掏腰包参加培训也不太现实。
市妇联和有关部门建议,劳动、卫生部门将护理工纳入职业劳动管理的新兴行业,制定护理工行业标准,成立护理工培训基地,定期培训和考核护理工,打造一批“准护士”。本报记者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