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由松江区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松江区社区学院牵头的第二十四期“云间市民课堂”系列讲座继续开讲,泗泾镇社区学校副校长占克明老师为社区居民作《走进“非遗”文化》专题讲座。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同步开展。
占老师以和非遗文化相关的四个问题为切入点,向社区居民们介绍了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以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带领大家认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
占老师列举了松江区的“非遗”文化,如:形意拳、新浜山歌、叶榭软糕等,重点介绍了叶榭龙舞(舞草龙)、顾绣、十锦细锣鼓这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和特点,并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在座学员领略了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占老师指出,针对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学习耗时较长、推广力度不足、受众面较窄等问题,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作为社区居民,我们应当从非遗文化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社区学校也将努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及互动体验活动,助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本次讲座讲授了“非遗”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让社区居民进一步认识了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