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会长俞恭庆讲话(摘要)
——在2006年部分省市老年教育工作研讨会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我受大会的委托,作大会总结发言。首先祝贺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由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2006年部分省市老年教育工作研讨会”,主题是:《社会变革中的老年教育》。两天的会议时间虽短,但代表们普遍反映:这是一次颇具特色的成功的会议;给与会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部分省市老年教育工作研讨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与较大的收获,也形成了不少宝贵的共识。
一、创新是老年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灵魂 坚持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灵魂。如何使老年教育工作充满活力,使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从本次大会报告、小组发言以及30余篇论文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例如:在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江晨清在《上海老年大学的办学思路》一文中,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自主教育、特色教育的理念。他们把学校目标定位在:“力争办成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老年大学。”老年自主教育在理论上的探索与实践上的试行,已在该校持续了四年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武汉老年大学彭克敏、王洪玉先生在会上提出:老年学校教育是一种完善教育。他们认为:老年人作为社会成员,他们需要继续社会化;作为人生最成熟的阶段,他们追求着人生的完善。又如,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陆晓伟,在会上介绍了安徽省在远程老年教育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他们不仅拥有老年广播、函授、电视教学,而且今年年初又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光盘教学。光盘教学受益人群多、经费投入少、教学效果好、可操控性强。上海普陀区老龄办林宏宏;《主动求作为,创新谋发展,积极探索养老机构老年教育新路子》与徐汇区陆美玲、胡佩卿同志:《养老机构开展老年教育探索》这些论文中又创造性地开拓了老年教育的新途径,扩大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办起了老年聋哑人特色班,从而大大拓展了老年教育对象的范围。上海老年大学高峰先生,通过近年来几个实验班实践的结果,提出了“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自动”这种老年课堂教学新模式的设想,颇具实际指导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代表都认为老年教育创新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与校园氛围,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唯有这样才能增强老年教育工作者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科学性是老年教育科研的生命线 老年教育创新需要老年教育科研强有力的支撑;而科学性则是老年教育科研的生命线。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次大会的报告与绝大多数论文都具有很高的科研含金量。高志敏教授在会上所作的《社会变革中的老年教育——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老年教育研究》,它正是由上海老年大学与华东师大成职教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一项科研项目,在博导高志敏教授与校长郑令德教授的率领下,组织了10余名研究生以及学校不少科研与教学人员,经过了两年时间的深入研究,最终才形成了二十余万字的结题报告,使课题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学术性。又如,武汉地区老年大学协会课题调查组递交的《武汉市街乡老年学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同样体现了它的科学价值。他们对156所街乡老年学校的办学与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以问卷和实地考察形式同办学人员共同探讨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样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他们坚持了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值得借鉴。
三、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教育的权利是老年教育应尽的职责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老年人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从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老年人。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者呼声最高的是必须让更多老年人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加快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加快发展基层老年教育(乡镇、街道、居、村、社区的老年教育);加快发展远程老年教育。在本次会上,涉及这三方面的文章几乎占了半数以上,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上海闵行老年大学校长吴克撰写的《上海近郊区老年教育工作探索》,重庆市荣昌县老年大学协会曹胜才撰写的《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与对策》,上海青浦区白鹤老年学校赵中培:《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农村老年教育水平》等文章。他们针对农村的特点编写了不少乡土教材,探索了长、短班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形式上也形成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与校外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深受老年学员的欢迎。浙江老年电视大学课题组范浩荣撰写的《创新发展老年电视教育》文章都对如何创新发展远程老年教育,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上海自95年成立了“空中老年大学”以来,共开设了课程15门,今年又增加了投入。最近又开展了“空大”示范收视点活动;他们将“网站”全新改版,建立了“上海老年人学习网”。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教育的权利。
四、社会变革呼唤老年教育要与时代同步发展 与会代表都认识到:建设和谐社会,既要发展经济,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又要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团结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还需要加强法制,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活秩序。当今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也必然要顺应这场变革的需要而进行自身改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平等的权利,拥有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社会。老年学校教育应该以老年人为本,为他们营造和谐的生命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性健全、追求卓越的社会。老年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引领人生,产生对人性健全、人生卓越的强烈追求。唯有使老年人的生命做到四个和谐:面对自身,能了解自我,做到与自身和谐;面对自然,能认识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面对社会,能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和谐;面对他人,能协调沟通,做到与他人和谐共处;唯有这样,才能使老年教育与变革的社会同步发展。
五、党与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代表们递交的论文,几乎都提到: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为,支持与推动老年教育是政府团结广大老同志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也是政府倡导尊老爱老敬老风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宁波老年大学黄炳辉撰写的《关于县级老年大学开展“等级达标”活动的探索》一文,充分印证了党与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1999年,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与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下达了《关于印发〈宁波市县级老年大学等级评估指标〉》的通知。《评估指标》分为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四个指标类型、22个项目、52个指标。经过党与政府五年来的全力推动,至2005年底,共有8所县级老年大学成为浙江省规范化老年大学示范校,这就意味着这些老年大学都有了独立校舍,平均面积达到1700m2,都列编为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并落实了编制:财政拨款的教学经费每所学校平均有46万元;多数学校都有了较为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没有政府明确制订的“等级指标”要求,宁波县级老年大学能达到如此高的发展水平吗?天津市老年大学阎春林同志撰写的《略论天津行业社团在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详细介绍了天津市老年教育协会在积极推动政府进行法制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正因为天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了《天津市老年人教育条例》和政府制定了《天津市老年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才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市老年教育实现跨跃式的发展。
上海的老年教育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十分重要的是政府的认识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自从2003年由市政府召开规模较大的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后,第一次由市政府批转了市教委等五个部门“关于加强老年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文件,从而在上海老年教育发展史上出现了七个第一次,即:第一次把老年教育列为政府的实事项目;第一次把老年教育列入教育主管部门的公共财政预算;第一次把老年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统计序列;第一次开展老年教育的考核评奖;第一次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活动;第一次举办了老年教育艺术节活动;第一次制订“十一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以后我们要努力把市老年大学办成教育示范中心、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科研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档案管理的指导中心,要充分发挥市老年大学的示范、引领的作用。 (根据记录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