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老年教育同样有压力
2007年03月01日 来源:上海老年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124
    现提出以下一些粗浅意见,与王友农先生商榷。
    一、老年学员学习有一定压力
笔者作了一些口头调查,问一些老年学员:你到老年大学在学习上有没有感到有压力?初谈时,一些学员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压力。当问及一些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时,大多数学员认为有一定压力。
    归纳起来,老年学员学习中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自身
    老年大在学习专业时明显感到有压力。学钢琴的学员,大都原先对五线谱没有接触过,许多学员说,五线谱的音符象一只只蝌蚪,上上下下,跳来跳去,开始时很难认,也很难掌握,这是学弹钢琴的一只拦路虎,这就带来学习上的一种压力。学了一段时间,老师要汇琴。一个大学教授出身的学员说,第一次汇琴时,我双手颤抖,双脚弹琵琶(也发抖)。这就是一种压力。如果没有压力,这位教授的四肢怎么会发抖呢?
    学医疗保健课,同样存在压力。就说学推拿吧,目的是学会了推拿可以给自己保健、治病,还可为家人、亲友解除病痛。而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懂得推拿的原理、手法、要领,更要找准穴位。人身上的穴位有几百个,常用的也有几十个,你要掌握它,会运用多种手法推拿,不给自己加点压力,不用脑、不动手能学会?同样,全息疗法、特种刮痧、中医基础理论、老年医疗保健等等,学问多着呢,你要领会它、掌握它并运用于实践,没有一点压力能行?
    总之,笔者以为,老年学校设置的每门课,都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谁想学到一点东西,都得自我加压,用脑子,用体力,至少手脑并用,持之以恒,付出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二是来自老师
    老年教育虽说无学历,不考试,但也不是全部不考核。笔者所在的上海老龄大学,有许多班级的老师,还是相当注重考核的,其目的是让老年学员学懂,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对老年教育高度负责的表现。如钢琴班老师,要求学员汇琴,音乐、时装、舞蹈、越剧、京剧班,学期结束时,要汇报演出(唱),这无形中会给学员以一定的压力。学习书法、国画、摄影的学员,老师要学员交作业,并及时进行点评,然后挑选比较好的作品,在学校画廊展出。在作品点评、展示中,一部份学员会感受到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这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来自同学
    还举书法、国画、摄影班的例子。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不少学员大器晚成,作品经常在学校画廊展出,有的还到全市乃至全国展出,有的频频获奖,还有不少上了新闻媒体,有的还出了书画集、摄影集,更有不少老年学员加入了市级书法、摄影家协会等等。这无形中,使一些学员感到有压力。曾记得一位书法班的老学员对某位学有所成的学员说:“你学了15年,成了一名书法艺术家,许多人向你要作品,名声鹊起。我也学了15年,可至今还未迈进这个门槛”。相比之下,这位学员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许多事物在比较中发现差距,在比较中求得发展和提高。
    为什么一些同学爱当“留级生”?一是说明他(她)对这门专业特感兴趣;二是说明他(她)对这门专业学得还不到家,需进一步深造。这是兴趣趋动的一种动力与压力,其精神难能可贵。
    二、校长、老师、办学人员同样有压力
    老年学校的校长也有一定的压力。他(她)要考虑课程设置不断更新,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他要考虑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办学人员队伍建设,以搞好教学管理,他要考虑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他要考虑学校经费收支的平衡等等,如果对以上问题没有一点压力,这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校长。
    老年学校的老师,同样面临一定的压力。他(她)要懂得一些老年教育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一句话,他要懂得老年教育的特点。他要懂得因人施教,讲课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等等,一句话,他要使学员真正学到一点东西,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他周围的学员越来越多……他只能敬业,不能有半点懈怠,否则学员会不受欢迎,教师能没有压力吗?
办学人员同样具有一定压力,他(她)要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老年教育服务,为老师和学员服务。
    综上所述,“无压力教育”不符合老年学校教育规律,也不符合老年学员的实际。有教育,就会有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只是压力大小而已。有压力是好事,并非坏事,只是如何调适而已。
    三、压力要调节,中等最适度
    当今世界,竞争十分激烈,可以说,没有压力的学校是不存在的,老年大学(学校)也概莫能外。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前进。没有压力办学,这所学校的生机也将停止了。
    当然,话得说回来,老年学员的压力,是兴趣使然,是自我加压,是适度的,是可调节的。老年学员学习中的这种压力,与成人教育、普通教育中学生的压力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我要学”,而且有一定弹性,要说有指标的话,这是软指标。而后者是要拿文凭、谋职业的,事关切身利益、前程命运,这是社会、家长“要我学”,不得不学,这个压力是外界给的,这个压力是相当大的,这里每一项指标都是硬指标,有时差一分都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年教育的压力显然要小得多得多。
    笔者认为,老年教育的压力要适中,压力太大,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压力太小,甚至一点没有压力,也有违广大老年人上老年大学的初衷。老年学员为了圆自己的青春梦,为了追求知识(技能)、追求健康、追求乐趣、追赶时代、享受现代文明、服务社会,……一句话,为了完善自我,使晚年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他(她)们在种种兴趣、情志、理想的驱使下,变压力为动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使自己学有所成。笔者认为都是老年学员遵循了兴趣-追求-压力-动力-笃学这一规律结出的硕果,离开了压力、笃学,我认为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老年学员没有压力,仅仅是为了休闲,打发时光,来白相相,那我奉劝他(她)们不要化几百元钱,赶许多路,到老年大学来,还不如去就近的公园、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下下棋、打打牌、搓搓麻将、聊聊天,或者自个儿看看书、阅阅报,那样会更轻松、自在、适意。然而,笔者认为没有学习目的、没有追求、没有个人兴趣上老年大学的学员几乎是不存在的。
    既然个人有所兴趣、有所追求,有一定学习目的,他(她)就会在这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有形无形的自我加压,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老年学校、老师,在这样好学上进的学员面前,要适当地给他(她)们作些“调压”工作。主要是:
——构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员在学校感到非常温馨,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
——引导学员学习要量力而行,学习课程要“少而精”。老年人要以健康为本,一般学两三门就可以了。否则,不利于身心健康。
——分类施教。由于老年学员的阅历、学历、智力的差异,如果“一锅煮”,往往会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员加大压力,因此,在招生时,学校或有关老师就应根据其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班教育,以减少学员的压力。
——尽可能有教材。老年教育创办已20多年,绝大部分学科应该有讲义甚至编印或出版的教材了,免得老师板书连连,学员抄不胜抄,又想听,又得记,弄得手忙脚乱、压力过大。
——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精讲多炼。须知“少则得,多则惑”。力求使每堂课都能让学员学到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强求系统性,满堂灌。
——适当考核,有助学习。但不能过难,过繁,要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提倡自主教育,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使老年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教育,情感教育。
    总之,笔者认为,各级各类老年学校,都要为广大老年学员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有一定追求目标的学习环境,让他(她)们通过数据年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或潜力,学到一点新的知识和技能,开阔视野,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甚至服务社会,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也就是老年教育的目的。
(吴万根)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