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我们的理解,所谓老年特色学校它应该是指:具有独特办学风格、拥有自己特色课程、有明显教育效益的老年学校。
一、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
所谓独特的办学风格,它是指学校必须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超出一般、有鲜明个性的办学特色。
老年特色学校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都可以构成自己的特色:如学校管理体制、办学理念、课程内容、教育科研、后勤服务、学生工作……都可以独树一帜,形成特色。例如:北京海淀大学以书画教学闻名全国;武汉老年大学以教材建设独领风骚;天津老年人大学以积极推动政府制定老年教育法制、法规建设领先于各地——我们认为老年特色学校决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有关部门评出来的,而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沉淀而逐渐形成的,是靠社会一致公认的。
我们上海老年大学有何办学特色呢?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提出了“自主教育”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结全”的理念;在教学途径上我们积极推进“三个课堂相结合”的实践;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我们努力倡导“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自动”新颖的老年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完美结合。在教师的启动下,通过师生间知识的互动、情感的互动、心灵的互动,最终实现学生自动的目的,使老年学员自主精神与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教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
二、拥有自己的特色课程
老年特色学校除了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之外,还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因为课程问题在任何类型的学校中总是居于中心地位,它集中地、具体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要求。老年人是冲着自己喜欢的课程来学习的,学什么,完全是由他自己选择,所以,学校必须拥有自己的精品课程、品牌课程,把更多的老年人吸引到老年学校中来。
由于各校师资力量、设施条件不一样,大家都可以打造自己不同门类的特色课程。这几年来上海老年大学人文类课程(文、史、哲、外语等)发展比较迅速,如“老年生活情趣”、“我国民族文化”、“当代世界史”等学科,深受老年人欢迎,因为通过人文类课程可以让老年学员反思人生的意义,感悟人生的真谛,培养人文主义价值观。我们常说:青年人喜欢瞻望未来,中年人喜欢面对现实,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人文类课程正好迎合了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三、具有明显的教育效益
所谓教育效益乃是指学校在一定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能使学校与学员获得最佳的发展效果。任何一所老年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与潜能,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增值”。所以,老年特色学校更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只要办出效益,受老年人欢迎,被社会认可即可。为此,具有教育效益是老年特色学校必备的备件。
四、是为老年人办的学校
老年特色学校它是为老年人所办的学校,明确它的性质是十分必要的。它既不是老年社会教育,也不是老年远程教育。既然是学校,就必须符合学校的基本条件,正如张文范会长所说的:“有教室、有计划、有教材、有设施、有师资、有班子、有牌子”,它具有学校教育的共性,应该遵循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但这里我们尤其要强调的是它的个性,它的特殊性,因为其教育对象是老年人,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一般学校的要求,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学校教育。老年人已经辛辛苦苦地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他们到老年学校是为了享受学习的欢乐、享受生活的充实、享受生命的升华,实现人生的价值与尊严,不能像普通学校那样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技能的熟练性、教育过程的严密性。据我们对5千名老年学员的调查,他们对学习希望达到的要求,能够达到“初步了解、一般掌握”的占63.36%;而希望达到“系统学习、完全掌握”的仅占3.2%。我们认为老年学员只要让他们自己感到学有所得、学得满意、学得开心、学得充实就可以了,不要刻意地去追求获得什么大奖,“考级”到什么水准,一切必须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当然,学校教学不能没有要求,但这个要求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因人而异的,严格的讲,老年人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何种水平都是由学员自己决定的。说到底老年学校教学质量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也许老年特色学校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能否针对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与需求。(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