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老年(老干部)大学学习团队始终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为宗旨,积极响应学校“丰富团队文化内涵、提升团队活动品质”的要求,以乐进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探索、拓展活动形式,自2023年起组织开展了学习、参观、慰问、演出、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我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学习类(下)
学以致用 回馈社会
视频沙龙团队
5月3日,腾炳忠、杨可珊、唐桂金等12位队员来到爱琴海购物中心,参与拍摄“风尚年华时尚盛典”预演秀演出实况。为了捕捉到最美好的影像,大家提前熟悉环境,寻找合适位置,多工具、全方位进行拍摄。
活动提供平台,展示出中老年人的才艺,提高中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活品质,增强凝聚力。队员将在老年大学学到的知识回馈社会,促进中老年演艺文化发展。
在交流中留下美好回忆
丝缘团队
丝缘团队集合了学习层次不同的葫芦丝爱好者,虽然每位团员的演奏水准不尽相同,但在学习过程中,大家都积极、踊跃地参与活动。
5月8日,队员们在马世玲老师的组织下一起练习葫芦丝基本功,切磋交流。大家个个精神抖擞、充满活力,以老带新演奏了一首首悦耳动听、耳熟能详的歌曲。在马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即使是零基础的队员,也能吹奏《映山红》《我和你》等一些简单的歌曲,让每位队员都有满满的收获感。
本次活动给大家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欢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身心受益 乐亦无忧
晚霞声乐学习团队
晚霞声乐团队15名队员在指导老师郑菊妹的带领下,沐浴着初夏的阳光,兴致勃勃来到虹桥中心花园湖心亭,集中练习、交流演唱。
队员们表演了多种演唱形式。为了能够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敬老院的表演,郑老师对节目严格把关,手把手教动作,一遍遍示范走台步、站队形,教授队员们声情并茂地唱好每一首歌。在郑老师的指导下,悠扬的歌声引来游客们驻足欣赏,掌声不断。队员们体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团队成为大家充满快乐回忆的精神家园。
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户外演唱非常有意义。今后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让身心受益、怡然自得、乐亦无忧!
勤于磨练 提升技艺
西郊琴韵团队
2月20日,西郊琴韵学习团队徐志解、侯进祥、孙崇善等队员在新泾公园集中学习,排练《赛马》一曲。演奏中,队员们通过拉、拨、弹、快弓等丰富多变的技巧技法,想象马群在大草原上奔驰的雄壮场景,对乐曲加深记忆与理解。
3月21日,学习团队又组织集中排演《沂蒙山》这首优美的二胡曲。通过对曲子的深入了解,大家体会到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对子弟兵的舔犊之情。
5月9日,团队又紧锣密鼓组织集中排演《山村变了样》这首乐曲。
通过学习团队一次次自主学习、集体交流,大家的琴技在不懈的磨练中稳步提升,丰富的学习内容让队员们感到无比充实、快乐。
重新启航
悦之声团队
一
5月4日青年节,悦之声团队的队员们冒雨来到长宁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进行小合唱的团队学习交流。
由于三年疫情的影响,队员们对曲目生疏了,声部也混淆了。大家重新拿起歌谱,分配声部,逐字逐句细致钻研。为了更迅速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队员们互相探讨切磋,在交流中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热情和专业技能。
一个上午的学习交流一眨眼就结束了,大家不辞辛劳地冒雨从四面八方赶来,怀揣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不仅要身体好心态好,更要把积极健康、美妙动听的歌声分享奉献给更多的人,让社会更和谐,让生活更美好!
二
5月11日上午,悦之声学习团队再次汇集长宁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力争把《洪湖水浪打浪》高、低音两个声部的和声演唱过关。
为了参加声乐合唱交流,队员们心甘情愿放下家中的大小事情,积极参与学习,这种牺牲小我的大局意识感染着每一个人,让每个人心里充满了温暖和爱。在芮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不厌其烦,一遍遍、一句句打磨练习,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在嘹亮的歌声中得以充分的诠释和体现。最终,高低音发音不统一的问题被大家顺利克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队员们深有同感:只有在平时提高练习水平,才有可能在社会需要时奉献一份力量,传递一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