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路上的东海咖啡馆要搬了?那可是上海最老的咖啡馆。”昨晚,杨阿姨携家人特意来东海咖啡馆“再看一眼”。73岁的东海咖啡馆即将搬去莘庄的消息甫一传出,类似杨阿姨这样的怀旧顾客一下子猛增了5倍,店员们频频抱怨人手不够。

临近打烊仍有来客
昨晚8点半,咖啡馆二楼营业即将结束,但店堂内丝毫不见冷清。面对新来的客人,服务员说:“请明天再来。”
73岁的东海咖啡馆国庆节前就要搬去闵行,还剩下一个多月,店内生意骤然火爆起来。
位于南京东路近江西中路的东海咖啡馆,外墙已被脚手架包围,但掩不住这一老建筑由外到内散发出的怀旧气息。
木格子窗内灯光昏黄,方桌子、铸铁栏杆都还是几十年前的模样。几名老外正品着现煮的咖啡,轻声交谈。更多的客人则是些“老上海”,四五好友,围桌谈笑。
殷师傅负责底楼收账,在咖啡馆干了一辈子的他后年就要退休了。“早先的店面只有这里的一半,后来并掉隔壁店家,扩成现在这样的。”他跟记者比划着。

搬迁在即客流猛增
和如今的咖啡馆不同,东海咖啡馆的服务员还保留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制服———白色短袖衬衫。二楼一名临下班的男店员稍稍敞开了领口,忙了一天,他都有点头晕了。
要搬迁的消息甫一传出,客人马上多了起来,仅几天时间,营业额就猛增五倍。一向安静悠闲的咖啡馆,突然成了门庭若市的喧哗地。“一天里,几乎没有空的时候。”领班刘先生抱怨道:“你们不要再报道了,人再多,我们真的吃不消了。”他在角落里的一张桌子上填一张表格,原来是一张店员排班表,“你们看,人手都不够了,排班都排不过来。”
客流猛增,意见也多起来。“这个菜怎么变淡了?”“上菜能不能再快点?”来吃饭的都是些老顾客,味觉敏锐得很。“人手不够,服务质量难免跟不上啊。”刘先生无奈地叹口气。

老上海偕全家怀旧
餐厅里一张六人桌坐的是杨阿姨一家。烫了头发,穿了时装,住在天目西路的杨阿姨特意和家人一起来这里“再看一眼”。“以前这里可是年轻人的时髦地方。”杨阿姨直言自己和先生年轻时就在这里谈的恋爱。“最有名的是罗宋汤,不过,现在的味道好像淡一点了。”一家人点了满满一桌菜,共花了一千元左右。
对于这里的咖啡和西餐价格,杨阿姨二十多岁的女儿直夸实惠。现煮的小壶咖啡只要12元,套餐只要15元。“跟其他地方比,算便宜的。”
“搬去闵行后有点远,估计不太会去了。”杨阿姨一家人对东海咖啡馆不无留恋。
[作者]:胡晓玲 祝玲 [选稿]: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