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支跨地域的群文团队,分属多个居村、街镇,在外高桥分中心文化平台接受培训指导、学习、排练演出。他们都是各居村、街镇及区市综合演出的骨干力量。但要独当一面搞台二小时以上大戏,还有点“洒渡”。而在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文明小区,居村实施“1+1+X自治项目”过程中,已经逐步孵化、磨炼到一定的“火候”。这次春之声迈出第一步,用2+2模式,让群众文艺团队和社区居民一起唱歌、跳舞、演出、欣赏、聚集联欢,可以每天都过得“很有味道”。使群众文艺成为外高桥的文化品牌,慈善街69号就成了“演练基地”,人们在这里“以歌载道”、“以舞会友”。大家看到,春之声牵头的联合歌舞汇演为今天的外高桥聚集了人气和文气。希望能够将这里的人文精神再发扬光大。今后希望每季度都有歌舞演出,每年四次来汇演的有鹤发童颜的老人,也有青春洋溢的青年;有平日忙碌的白领,更有稚气未脱的学生。
歌舞会如何能常演不衰、得以持久?除了组织调度有方,内容要紧扣当前的国情主流;积极传播正能量;还有民俗风、民心梦、民族情,都可以。如今天杨靖的女声独唱《 我爱你中国》;南街居委会的大合唱《献给阿妈的歌》都是纪念伟大的党诞生95周年的;男女声小组唱《共筑中国梦》和表演唱《洗衣歌》是庆祝举世无比的长征胜利80周年内容;舞蹈《 阿里山的姑娘》表演唱《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儿》系歌颂民族大团结;沪剧表演唱《芦苇疗养院》京剧独唱《梨花颂》壮志凌云;富特四村的舞蹈《 快乐玩吧》寄思乡情。
而春之声合唱团的大合唱《歌唱吧,春之声!》掀起了歌舞会演的高潮。原来,这首歌由高桥古镇居民所原创,而演唱者则是新老高桥人。虽然他们并不是专业词曲作者,却融入了服务社区公共文化的真情、热情与激情,所以博得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