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到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上海又是我国首先进入老龄化时代的城市之一,庞大的三,四百万退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学习等等一系列问题已经牵动了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家庭,党和政府历来也是十分重视和关心的,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了投入,努力加快形成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让老年群体在这个学习型平台上“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为”,充实精神生活,提升晚年生活品质,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这些年来各地老年教育机构不断增设,但仍然满足不了老年群体的需求。老年教育的机构发展远远赶不上老年人增长的步伐。因此,除了国家加大投入,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达到了学校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外。老年教育必须建立向基层、农村、社区延伸,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老年教育格局 ,努力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发发挥民间社会团队的作用,使其成为正规老年教育的一个补充,也是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矛盾的一个辅助手段。
大场镇社区学校快乐大场中老年联谊会,就是草根学校的典范。国家没有投入过一分钱,学员也没有缴纳过一分钱学费。从2003年至今已经开办了近四十期电脑学习班,使近二千人/次的中老年人接受电脑和相关的知识培训。
(一) 草根学校的形成。
是党和政府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产物。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必然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他们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的精神 ,已经成为一个高尚的社会风气。特别社区里的退休人员,在政治觉悟,文化素养,热爱社会,珍惜幸福,发挥余热,回报社会等方面都是他们的主流。他们是取之不尽的社会资源,用之不竭的社会财富,是草根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前大华二村八居书记陈素兰的超前意识,为草根学校的孵育,起到了远有卓见的作用,她为社区热衷传播电脑知识的志愿者,提供了活动场所,把会议室当课堂,甚至还腾出房间作为“草根学校”的办公室,挂牌招生。形成了“草根学校”的雏形。
(二)草根学校的发展
从2003年起,在大华二村八居的支持下,就一直活跃在社区,在条件艰苦的私人网吧,甚至在小花园的角落,开办电脑学习班,到2008年8月前后一共举办了近二十期电脑学习班,使五,六百人/次得到学习电脑知识的机会。2008年以后,在东方社区信息苑的支持下,信息苑无偿地提供了学习活动平台,还出资参与草根学校组织的比赛活动。由于信息苑领导的鼎力相助,为老年教育大开绿灯,所以能够使电脑学习班从单一的课程,发展到系列课程,有电脑初级,中级,图片处理初级中级,动画班ppt班网络写作班,每年组织开办了十几个电脑学习班,使接受电脑和相关的知识培训的中老年人达到400人次。二年多年来已经累计达到一千余人次。 在没有国家投入一点资金的情况下,几乎达到了一个社区学校的学习规模,为社区推进信息化的进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现在每节课,几乎都是场场爆满,三十台电脑经常几人合用,也是司空见惯的。学员来自四面八方,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大华地区的居民,但是从周边社区也有不少,远的有从程家桥来的,从江桥来的。也有从淮海路来的,也有从徐家汇赶过来的。
(三)草根学校的模式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虽然退休,由于家庭,健康,交友,娱乐等原因,有一部分人不能保证全勤,按时上课,所以学校的模式是松懈型的,提出的口号是:“终身学习,快乐学习,健康学习”。不考勤,不点名,不交作业,没有留级,没有升级,只有复读。东方社区信息苑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除国定假日外,全天开放,免费上网,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学习活动的条件,他们不担心学不会,不担心没时间,不担心跟不上。只要健康允许,只要有时间,只要有精力,只要有兴趣,使终身学习的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
草根学校不同于正规学校,虽然也有课程安排,但是可以根据社区工作和任务的需要,随时调整,事实上是一个具备经常进行形势教育的平台,利用网络优势,进行网上学习,网上培训等活动。几年来曾经举办过网上迎奥运知识竞赛,组织网上浏览世博会,国庆六十周年征文大赛,建党九十周年征文摄影等竞赛,迎世博制作挂历大比拼,环保知识培训等。甚至还走出“校门”到社区举办过环绕各个时期中心任务的摄影展览。
草根学校不收学费,只收少量的代办费,用于购置教学用品,组织竞赛活动发放奖品等,而且每人缴一次,可以同时参加所有六,七个班级的学习活动。
(四)草根学校的教材
中老年人对知识的追求,没有过高的奢望,由于精力,记忆力等条件所限,大部分人只要求会操作,会做作品,不要求更深的理论,对教材的要求是要看懂,要依葫芦划瓢,要“下一步”“下一步”的教材,最受欢迎。所以草根学校的教材就有着鲜明的特点,按照不同班级的水平,编写不同要求和风格的教材,从低到高,分为三个挡次;第一挡为电脑初级班,则要求手把手从零开始,只讲简单的,单一的操作方法,甚至用画图的教材,引导学会使用鼠标等。第二挡是有点基础的中级班,图片处理初级,中级班ppt班等班,着重编写“下一步”“下一步”的教材,使学员能够对照教材操作,制作出作品。第三挡是动画班,电脑知识比较丰富,则使用了无纸化教材,把教材发送到网上,学员按照晚上教材,边看边操作。因此草根学校的教材,更有生命力和可看性。
草根学校的教材都是出自草根学校教师之手,谁执教,谁编写。用他们学习的体会和心得,编写出来的,其特点是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快捷实用,更新补充快,印刷成本低,经济实惠.深受大家的欢迎。
(五)草根学校的教师
草根学校是志愿者的摇篮,从执教讲课的老师,到组织活动的后勤老师,全部是由志愿者组成,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补贴,“自掏腰包买快乐”是他们的座右铭。
执教讲课的老师都没有教师资质,都没有受过IT专业培训,没有学历文凭,有的文化程度只有初中,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甚至七十余岁,但是在电脑操作上,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意。最近在参加上海市“长宁杯”网页制作比赛中一举夺魁。他们靠的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刻苦学习的精神。其中好几位老师都是来自原来“草根学校”初期的学员。是从“电脑盲”走进教师队伍的。他们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无私奉献的传统,五,六年甚至七,八年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没有官方认可,没有社区表彰的“教师”岗位上,用他们的爱心耕耘“草根学校”土地,把知识传授给近二千名/次社区的中老年人。
“草根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就是“草根老师”的高素质,高品位,高人品。学员称他们比老师还老师,他们的热心,耐心,恒心和奉献精神是远近学员,涌入草根学校的根由。“草根老师”们最大的快乐就是,让更多的中老年人分享信息化的乐趣和成果,学员越多越开心,学员学到的知识越多越高兴。她们还主动到社区,居委会,把不收学费的“草根学校”推荐给亲朋好友。为的就是以奉献为荣,以助人为乐。使更多的中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六)草根学校的喜与忧
大场镇社区学校快乐大场中老年联谊会是建立草根学校的团队,经过八,九年的磨练,从几个人的电脑沙龙,发展到有二十余人骨干组成的团队,已经得到民政部门的认可,注册为社会民间团队。九九关爱网也确认了我们团队的存在价值,被推荐到该网站的首页。东方社区信息苑的领导也支持和参与我们的活动,大场镇社区学校也承认我们草根学校是社区教育的一部分。这是非常可喜的。
但是有的老年教育机构对草根学校的存在,还有偏见,歧视甚至打压,把提供教学环境资源,当着对老年人的恩施。严重地挫折了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和阻碍了草根学校是正规老年教育补充作用的发挥。
“草根学校”能否得到社区的认可,是确保生存多久的关键,电脑沙龙建立的初期,由于人少,沙龙骨干还能够享受到居委会楼组长的一些关怀和奖励。现在范围大了,居委会已经无能为力,担当不起。所以无法再挂靠社区组织。而变成纯独立的民间志愿者组织。尽管在没有国家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几乎起到了一个社区学校的所应有的社会效应,但是依然时刻笼罩着生存的危机。这就是忧。同时,教师的“充电”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重要问题,学员的水平不断提高,而教师的水平仍旧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由于没有培训资金,教师没有外出深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以要使“草根学校”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要求,看来也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