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促进老年教育科学发展
2011年09月01日 来源:上海市委副书记 殷一璀 浏览次数:270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促进老年教育科学发展

 ——在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建校2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市委副书记 殷一璀

 

今天,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举行建校25周年庆祝大会,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市长韩正同志发来贺信,市人大主任刘云耕、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发来贺词,表示祝贺。请允许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学校全体教师、学员和办学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上海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和老干部大学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常年坚持学习的离退休干部学员表示崇高敬意!

28年前,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上海有5万多名老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领导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满足离退休老干部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迫切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85年上海市老干部大学正式成立。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题写了校名,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吴邦国同志为学校揭牌。从此,为共和国缔造和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许多老同志,从老干部大学起步,满怀豪情地踏上了“探求健身之道,增长新鲜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保持光荣晚节,贡献革命余热”的新征程,多彩人生之路在这里得到了延伸。

建校25年来,市老干部大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理念,秉持“贴近学员需求、贴近教学实际、贴近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探索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学为龙头、其他教学协调发展、康乐有为并举”的办学特色,在把老干部大学建成“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基地、当代新知识传播基地、中华优秀文化研修基地、老同志榜样表率作用辐射基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极大丰富了本市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累计培养了6.6万学员,荣获了“全国先进老年大学”等荣誉,为促进广大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支持,离不开钟民、铁迪等老校长的开拓性贡献,离不开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同时,老干部学员高涨的学习热情、“活到老、学到老”的不懈追求、奋进不息的精神品格,感染和激发了办学工作者办好老干部大学的决心及信心。我经常耳闻目睹一些老领导或手拄拐杖,或坐着轮椅前去老干部大学参加学习,并把学习成果带到离退休支部、社区、家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今年6月的调研活动中,我还了解到有一位叫钟韵明的104岁的离退休老同志,伴随着老干部大学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事例在老干部大学不胜枚举,让我们肃然起敬。这些都是老干部大学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后辈们学习的榜样。

借此机会,谈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要把办好老干部大学作为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认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问题的凸显,老年教育在完善美好人生、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生命质量、感受幸福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已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为老年人所喜爱。特别是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进程加快。截止去年底,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15.7万,占人口总数22.5%;预计“十二五”末,规模将超过400万;再过10年,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34%。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呼唤老年教育必须承担起全面提高老年人素质的重任,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老年教育高度关注,把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放到上海改革开放大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以及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素质的大目标中加以综合考虑。今年9月,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又发布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并将“加强老年教育建设”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这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老干部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促进“五个老有”、发挥老干部榜样表率作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出让老干部满意的大学,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要着眼于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凸现办学特色。老干部大学是党的老干部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党联系、教育、服务和凝聚离退休干部的重要载体。老干部大学的学员都是从烽火硝烟和建设热潮中走来的,虽然他们的年龄、文化、阅历、兴趣等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是一致的。这就需要老干部大学把满足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为第一要务,为广大学员提供更多、更好、更具特色、更有时代特性的学习“产品”和个性服务,使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25年的办学实践中,老干部大学坚持从离退休干部的实际出发,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即:面向离退休干部,以思想政治教学为龙头,一、二、三课堂协调发展,康乐有为并举,这是老干部大学的一大特色。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把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并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老年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坚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离退休干部学员;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坚持鼓励“学、为”结合,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的内涵及外延;坚持务实创新,不断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我们的老干部大学常办常新,更有特色。

第三,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老干部大学系统科学发展。近年来,市老干部大学主动适应本市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退休干部人数逐年增长的新情况,积极创新管理和发展模式,采取三级联动、重心下移的措施,积极推动建设以老干部大学为中心、系统校为基础、社区教学点为依托、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老干部大学发展格局,探索了老干部大学新的发展模式,为老干部就近就便学习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目前,全市老干部大学系统共有学校25所,分布在绝大部分区县和工业大口。希望市老干部大学继续坚持社会性、开放性、公益性的原则,按照“形成市、区县(系统)、社区三级老干部大学网络”、“将老干部大学教学点向社区延伸”的目标要求,在推进就近入学、提供业务指导、优化整合资源、促进师资共享、开展教材编制、搭建交流互动平台等方面,积极发挥龙头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市老干部大学要牵头做好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以此为契机,推动其他老干部大学的规范管理,激励校际间互学互促,带动提高全市老干部大学系统25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另外,大多数老干部有着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师资源。不少学员热心服务社会,义务用学到的知识为老干部大学系统校、社区党员和其他单位讲课,从学员转变为教员,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希望更多的老干部学员用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为。

第四,要主动争取方方面面支持,努力办成让市委放心、老干部满意的一流老干部大学。随着本市老龄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老年教育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现有的老年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一些老年性的大学或学校,正面临来自办学经费、师资资源等多方面的困扰。同样,现在老干部学习热情很高,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如何办好老干部大学,满足更多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形成资源集聚。市老干部大学要坚持开门办学,主动加强与高校、党校、研究院所、科技馆、博物馆等单位的联系,在师资,课程、教材、教学等方面取得支持。今年上半年上海开放大学挂牌成立,最近上海推出了“市民终身学习促进工程”,面向全体市民,提供“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条件,也为我们老干部大学提供了充沛的学习资源,我们要用好用足这些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各级各类老干部大学间也要形成合力,促进资源共享。

同时,本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组发〔200810号”、“沪委办发〔200924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一方牵头,各方参与,分工负责,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办好老干部大学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资金、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要注意听取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加强统筹规划、检查指导,做好服务工作。教育系统要主动送“教”上门,为老干部大学充实师资力量,共同研究老干部大学系统有关实际问题。新闻媒体要积极关注老年教育,宣传老干部大学的学习典型,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今天会上,表彰了市委党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汽车教育基金会、市老科协等帮助老干部大学办学的多家单位,希望社会各界以他们为榜样,关心支持老干部大学,共同推进上海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最后,祝老干部们身体健康、学习快乐、阖家幸福!祝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越办越好!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