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个多月的精心准备,我们新学期创建的“科普(环保)创客工作室”,今天(九月十七日)参加了2016年“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家庭创客总动员”活动。我们这次选择了陨石雨与“大厦”—非即兴创客比拼和创客DIY作品秀两个比赛项目。是由姜琳琳老师和郭亨如老师的组合参加《陨石雨与“大厦”》比拼,姚家兴老师是参加的“易拉罐创客DIY作品秀”。为了在比拼中取得好成绩。姜老师,郭老师在暑假中几乎没有好好休息,她们反复研究比拼要求,自己花钱买制作材料,还要网上收集资料,还不辞劳苦,冒着炎热,顶着烈日走访请教老师,获得知识。在学校的支持下,暑假破例为我们提供办公室,三天二天到学校来制作作品,郭老师根据姜老师约好的时间,每次都要乘五,六站公交车赶到学校,尽管连续气温高达40℃,也不管暴雨倾盆,她们都会准时赶到。反复,再反复,不断推敲,不断改进,不断琢磨,不断总结,前前后后已经制作了七,八只作品,(还不包括她们在自己家里操练制作的作品)。直到九月初,才最后确定外观漂亮,结构严密,用料准确,符合要求的“大厦”作品的方案。为了保证比拼在规定时间完成,她们还进行周密分工,真是用心良苦,全身投入。越是临近比拼,她们越是紧张,姜老师身体不适,还是坚持在家里反复操练,郭老师为了参加比拼,放弃了和家人外出旅游的计划,全神贯注搞好比拼的准备工作。
2016年“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家庭创客总动员”的活动地点,是座落在比较偏僻的场北路上的<宝山区庙行实验学校>,《2016年“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家庭创客总动员”暨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智慧生活体验基地专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唯一代表老年组发言的陈才生老师和虞慧君老师,一早十时就应招赶到会场排练,参赛选手姜琳琳,郭亨如和姚家兴老师在规定报到前一个多小时,就找到了比赛的座位。赛前的充分准备,反复操练,定型作品的图纸和作品造型的科学理论依据以及严格按照比拼组委会要求的造型设计,确保了选手们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的平稳心态。比拼时,由于《比拼组委会》发放的资料和现场监考老师的要求不一致,给我们选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难,辛好,两位选手事先的操练功底扎实,临场不乱,急中生智,化解了难题,在规定的时间里,顺利地完成了“大厦”的“钢结构”和美观整洁的外形。
在创客总动员启动仪式上唯一代表老年组发言的陈才生老师,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我们参与活动体会和收获,他说:“我们团队一直坚持以科普为主题为学习教育的一部分。”这次活动“最大收获是我们新创建了‘科普(环保)创客工作室’,进一步提升了办学理念,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科普(环保)学习模式,使“创客”精神走进了社区,为有一技之长和身怀绝技的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更为“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还他表明了“认真参与、重在学习”是我们团队参与活动的宗旨。表示我们一定“要把科普工作做好、做优、做实,让更多社区居民分享“创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