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古代中国最高的人文思想。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绘画的重要画科,表现了锦绣河山的雄壮和美丽,表达了文人墨客的笔墨和气韵,载诸史乘、蔚为大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10月18日上午,由松江区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学院牵头,车墩镇社区学校承办的第二十七期“云间市民课堂”系列之“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主题讲座线上线下同步开讲。本次主讲老师是来自我校的兼职教师张俊娜老师。
在讲座中,张老师以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萌芽到宋代的鼎盛,再到元代的意境追求和明清时期的风格多样化,展示了历朝历代山水画名家的经典画作并简要叙述了其技法特点,解读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山水画的审美及文化价值。
时至今日,山水风景仍然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对象。山水画在中国艺术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此次讲座,不仅让大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全面的了解,让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也为书画爱好者们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学习和创作中国山水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