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让学员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2007年04月29日 来源:上海老年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117
 --讲授《全息疗法》的体会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初步摸索出一条使老年学员“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有效果”教学法:一是明确一个指导思想;二是抓住两个重点;三是教学内容贯彻三个突出。
    明确一个指导思想。老年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中、小学的文化知识教育和大学的专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上必须满足老年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基本上是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在教学方法上要针对老年人理解力强,记忆力差的特点,讲课能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教会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取得理想的效果。
    抓住两个重点。作为“全息疗法”它包括足部、手部和耳穴三部分。第一学期,讲全息足部的诊断和治疗,第二学期讲全息手诊和手部按摩保健和康复治疗,第三学期讲全息耳穴的诊断与治疗,第四学期讲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何运用足、手、耳三个“全息疗法”及中、西医的治疗,当时我主观想象、安排得很全面、周到,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学员反映“老师讲得蛮吃力,我们听听蛮新鲜,但是记不住、用不上”。有的老年学员说,年龄大了,腰腿发硬,足部按摩,腿脚翘不起来,无法做。耳穴太小看不见,摸不准,自己不能做。比较起来,还是手诊和手部按摩好,看得见,摸得着,有疗效。说明学员的需求很明确,所以第二学期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意抓两个重点:一是以手部全息的诊断和按摩保健为重点。足部和全息耳穴只作简要的知识性介绍,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全息疗法”的完整性,又突出了重点。二是对中老年常见病症的治疗方面,以前既讲中、西医的治疗,又讲足、手、耳的全息治疗,内容太多,学员感到无从入手。现在治疗方面重点讲授以手部全息治疗方法为主,学了就做,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这样学员感觉记得牢、用得上、效果好。
    突出三个教学内容:一是突出实用性。有的老年学员说:“人上了年龄就图个身体健康,体质好,少生病比什么都实在”,到“全息疗法”班学习,就是希望找到一个简便、易学、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以人为本,着眼于解决学员最关心、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保健养生的新理念。二是突出系统性。“全息疗法”虽然讲的是手的局部,但它要解决的是人的整体问题,“全息疗法”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体表、内脏器官和各部组织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将这些对应关系按体位顺序相应连接起来即构成整体的人体缩形,只有从整体观出发进行讲解才能理解。三是突出清晰性,对每节课目内容做到要求明确,抓住重点,讲解清晰,便于学员理解和吸收。我在讲授“全息疗法”的教学方法上,归纳为“四个讲”。深奥医学知识科普讲;关键问题重复讲;操作示范耐心讲;兴趣问题补充讲。
  深奥医学知识科普讲。老年学员对事物的理解力比较强,这是他们的长处。但是对深奥的医学知识,许多专业名词搞不懂。如果按医学院的方法授课,老年学员觉得枯燥亦较难理解,改用科普的形式讲授容易接受。例:什么是“全息元”?全息元是机体中有比较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通常是指人体的某一节肢或某一器官。在说明上述的概念之后,画一个图,图文并茂。根据全息理论,将手的全息反射的穴位排列与传统的经络穴位作一比较并举例说明,为什么按摩“内关”能治胸闷、心律不齐,按摩“手三里”能治胃痛的道理。学员很快就能理解并能进行按摩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问题重复讲。老年人的特点是过去的事情忘不了,现在的事情记不牢。实践告诉我们,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记忆深刻,练习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其中一部分会在人脑中留下来,刺激越强,反复刺激,留下的记忆信息越多。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脑细胞和神经树突减少、萎缩,人到七十岁,脑重量减少10%,只要经常用脑,重复刺激,会激发人的记忆。所以关键问题要重复讲,增加对大脑的刺激,多操作才能记得牢。
操作示范耐心讲。“全息疗法”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治疗法就是穴位按摩。疗效好坏的关键需掌握两点:一是定位要准确,二是力度要到位。要掌握好这两点,要求学员一定要亲自动手体验,才能掌握要领。为了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我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上课前每次组长提前半小时到校,组长先学,手把手教,这样当分组实践时,让组长当助教,老师再巡回检查,既解决面的问题,又可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了提高学员的信心,有时我就寻找典型病例演示给学员看。
  兴趣问题补充讲。在讲授全息手诊时,我曾提到过其他手诊流派,在完成既定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目之后,曾有一些钻研性较强的学员在书店买了其他手诊流派的参考书,因此希望老师能讲讲“手纹诊病”、“八卦诊病”、“掌丘诊病”等有关知识,我花了一点时间编写讲义,进行补充讲授,学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按学员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了一些补充讲解,让学员们得到满足,使他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全息疗法”的理解。
(上海老龄大学教师  徐照义)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