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联谊会从六月十五日开始放暑假。截止六月十九日全部六个班级,逐一进入休假期。已经习惯暑假,寒假返校学习的老师们,在东方信息苑大场信息苑的支持下,暑假期间安排了每月第一周二次的返校活动。
虽然没有踏进学校校门,但是我们联谊会的学习没有“休假”。我们通过网络电子邮件,通过微信平台和到信息苑返校的时间,完成了“上海市蓝桥杯科普pps创作传播活动”的征集工作,使参与活动的作品有五十一件,成为超过前三届参赛作品最多的一年。我们团队终身学习老标兵,八十六岁的季瑞笙,和过去一样,一口气制作了四件科普pps作品,成为唯一的多产作品的佼佼者。在组织参加上海远程老年大学举办的“不可忘却的烽火岁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征文展评活动中,组织了十七篇文章(还在继续征集)超出了原来计划十篇的指标。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在参加上海市第十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静安杯”社区摄影作品比赛中也组织了十四位老师的作品111件参赛。在党的生日前,六月二十三日组织了宝山区命名的“大场成中快乐联谊会”和“金秋合唱团”自主发展基地,两个团队联手,共庆“七一”的展演,推动了乐学团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新模式。还指派了摄影支会的摄影高手赴“市民文化节首届社区亲子厨艺大赛”现场采访拍摄大赛风采照片。还组织参与了《上海市“我的终身教育”征文---“嘉定杯”第三届征文》活动,代表宝山区大场镇社区学校征集了十二篇文章。摄影支会趁荷花盛开的时节,组织了“怒放荷花一日游”从嘉定,嘉西,华庭一直到嘉定老街猎取了艳花美景,随后又成为微信“成中快乐摄影圈”的展示交流的主题,一股学习的热流,把“成中快乐摄影圈”在火热的暑日中搞得更加热浪滚滚。一日游的“金仓行”又使微信“大华联谊会葫芦丝队员”圈,成为快乐暑假中狠狠地火了一把的微信圈。担任会声会影课的管雅琴老师,金 工老师在暑假期间策划拍摄了一部反映学校学员学习成果的纪实微电影,冒着酷暑为老学员传授制作这部微电影的技巧,大家十分感慨管老师和金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参加由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长宁区块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庆祝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迎八一建军节汇演”,葫芦丝旗袍队多次奔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大场信息苑,特地精心排练了抗日题材的“铁道游击队”电影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节目,葫芦丝的队员们为了能够跟上节拍,把学习吹奏的课堂放在晨练的小花园里。并且以崭新的表演形式,取得了极好的赞赏。为了使大家在假期家中能够继续学习,我们还向所有的在册的和以往参加过学习的学员,推荐了新编写的“上海学习网学习课程”的通知,引导大家通过网络学习,注入终身学习的理念。新学期安排的新课程:“电脑与手机入门”和“挂历制作基础”以及“摄影的后期处理”都现成的教材,担任这些课程的老师沈有发,陈才生,虞慧君老师以及贺师明老师都在挥汗伏案,紧张地收集资料,整理汇编教材。卢航界老师特地汇编了“常见珠宝鉴别知识”讲座的资料,让我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获得收藏和鉴别知识。
“一班一品”是我们办班的宗旨,挂历已经成为我们联谊会的品牌,坚持了八年的一大特色,为了创新展示模式,(静态展示创新为动态展示)特地组建了挂历模特队,并且也作了组织上和技术上的准备,由于借用场地计划的落空,只好等到开学,才能安排排练。无可奈何地放弃了利用暑假排练的好时机。
我们的联谊会没有放假,还在紧张的学习中寻求知识,寻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