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没有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拥有中华民族如此丰富而又完整的历史典籍。党中央四代领导人多次指示要重视历史教育,干部要读点历史,青少年要读点历史,全民都应该读点历史。
历史知识的素养是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社会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文明程度越高的民族就越重视历史。不管它的历史文化是悠久还是简短,都以尊重历史为荣耀。随着小康社会的创建,随着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史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怀古、思古、鉴古,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史学有一种永恒的魅力。越是有文化修养的人,越是生活阅历丰厚的人,越爱历史学,越爱读古说今。
历史题材在大众商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利所趋,戏说历史,歪说历史,瞎说历史的文化产品(电视剧、电影、历史小说等等)充斥市场,误人子弟,误导学生,贻害无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有必要挺身而出,以科学的历史观普及历史知识,正说历史,细说历史。
二、我在老年大学讲了五年历史,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学员人数年年增加,竟有连续多年报不上名引为憾事者。一门课程要讲得学员喜欢听,最根本的是内容好,内容新。
当今中国,悠久万事,最大的事是什么?是通过建设四个文明实现现代化。讲历史不能离开这个时代主题,它要通过世界现代化、全球化的历程为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国融入世界文化,世界进入中国提供历史依据,历史经验,历史定位。
在老年大学讲历史,除了把握上述时代特点外,还要关照老年教育的特点。老人读史,不为学历,不为谋生,没有考试,不发文凭,因此不必特意恪守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的条框束缚,可以多一点灵活性,专题性。因此我的课突出以下四点:
1、中外比较:以中国看世界,以世界反观中国,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有哪些特点,孰优孰劣,孰长孰短。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既看到普适原则,又看到中国特色。为什么中华文明长达千年建在前头,近代落伍?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西航早百年,尔后又自我封闭?为什么中国古代技术发明那么发达,却没有科学基础理论?为什么同处东亚,同受西方入侵,日本迅速改革成功,中国一再丧失机遇?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能给我们提供那些前车之鉴?不在于我们回答得有多深刻,有多全面,而在于我们在发问中探索,思考。
2、古今对话:历史本来就是一场永远无休止的古今对话。往事已矣,对话不止,日学日新。说古道今,以今追古;以古鉴今,以今启古,讲述古代世界焦点问题的历史渊源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我们讲了“巴以冲突的来龙去脉”、“印巴对立的由来”、“东西欧文明的同源异流”、“美国霸权兴起的历史过程”。除了这些专题,随时结合时事讲段历史。结合历史讲点时事,时时以历史的角度看时事;带着时代问题学历史。这样死历史就成了活历史。
3、以人(物)为主:历史的主角是人。历史因人而生动,没有历史人物活动的抽象历史无人爱学。每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他们的活动影响历史的进程打上了他们的烙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讲二战,离不了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也离不了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讲战争,离不了麦克沙翠、尼米兹、艾森威尔、蒙哥马利,也离不了隆美尔、古德里安,山本五十六,通过风云人物的兴衰成败,功过是非的评述,看到世事的复杂性,人物的多面性,反思人生的价值,感悟人生的真谛,再反观自身,总结自己,感慨良多,获益良多。
4、贯穿人文精神:历史课是人文课,人都有思想、有精神、有价值取向的。讲历史不能不讲历史知识,但历史课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讲人文课,通过人文课程阐述人文精神。爱什么?恨什么?关心什么?追求什么?向往什么?为什么公平、公正、自由、平等、人道、人权值得追求?为什么宽容、善良值得赞扬?讲完历史,我总有三五分钟的点评,讲点人生修养,谈点心。往往就是这三言五语就点到了许多老人的心里。他们兴奋,他们要言说,要与你交流。有了心灵的交流,思想的共鸣,教学就有了灵魂。
三、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有适合老人的教学内容外,也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在讲授方法上要追求三性统一,即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统一。
历史课是严肃的知识课,讲究的是真实可信,不容戏说,胡说。虽不敢说能做到句句有来历,字字有根据,但历史要件(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总得确凿无疑,如记忆有误,定要纠正。
恪守知识性并不意味着就枯燥无味,其实真实的历史过程比虚构的戏剧更生动感人。把历史课讲活,讲生动。我的方法是讲人有形象,有个性,有语言,有思想;讲事有情节有细节。在不违背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描绘,合理的虚构,乃至穿插联想,对比,旁白,感叹,评论都可活跃气氛,增加可听性。象是说书,但不是说书。和蔼可亲,生动有趣才能招人听。
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仅要有趣,而且要有益。知识是载体,趣味是手段,思想上的启迪才是教学的目的。用科学的,进步的的思想观念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心中引发积极有益的思想启示,这是教学的首归。说到底,讲历史,学历史,都是为了洞悉世事,参悟人生,修身养性,有益身心。
老年教育,方兴未艾,对老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待深化认识,提高认识,有人笑我:不就是给老人们消消遣,讲讲故事吗?我笑答:消遣聊天之中有真言义,历史故事之中有深义。信不信由你。 (上海 商友仁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