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文范特地赶来上海,参加上海老年大学建校25周年庆典活动,受到上海老年大学领导和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
5月19日上午,学校领导首先陪同张文范会长参观了建校25周年成果展。然后请张会长到会议室,向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办公室领导、学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谈了全国老年教育发展形势和协会工作思路。
张文范会长是第三次到上海老年大学,他很有感触地说:“上海老年大学面积不大,但是,文化氛围很好,教育水平很高。25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许多好的做法,为全国老年大学作出示范,为推动全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宣传推广。”
张会长回忆道:“中国老年教育走过27年,也是曲曲折折的,经历了艰苦创业、开拓发展和创新提高几个阶段。现在全国老年大学已经有4万多所,500多万老年学员。那年,我曾向李岚清副总理汇报,‘老年大学学员,没有一个参加法轮功的。’老年大学学员进入文化殿堂,吸取了老年教育特殊的营养,素质提高了,学会了自我调节心态,懂得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感情融洽,家庭和谐,生活得很理智、很平静、很快乐。”
张会长着重指出:“老年教育一开始就强调素质教育。老年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慈善事业、阳光事业。老年教育解决了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让现代老人坐上‘高铁’,跟着时代一起前进。否则,人家坐在‘高铁’上,老人还坐在‘牛车’上,社会就会不和谐,不稳定。”
张会长说到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在阿根廷第三年龄大学大会上曾经讨论到现代社会远离老人的情况,中国也有远离老人的状况。现在我国老年人有1.7亿多,如果老年人被边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很大的,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就会不和谐。因此,老年教育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和谐、稳定社会来看,确实是功德无量,是个阳光事业、温暖事业,是个了不起的事业。
现在老年大学很受老年人欢迎,凌晨3点、4点就赶到学校排队报名,热门的还报不上。听说上海新闻报道,老年大学里‘一桌难求’。一个学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社会影响这么大,很难想象。这是因为别的教育是要他学,老年教育是他要学。
老年教育能有今天,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老年教育的发展也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张会长还介绍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工作,他说:“协会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正在积极努力,尽力呼吁。老年教育下一步是要解决一个大问题,争取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去,通过各种渠道呼吁,打报告送有关领导。让老年教育在中国整体教育中有一席之地,这是教育公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到“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问题时,张文范会长强调:“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特色特在什么地方?现代化现代在什么地方?一定要有标准,要有评价体系,要有量化标准。教育硬件改善了,教育手段改善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现代化也要跟上去。”
在谈到老年教育体制问题时,张会长表示:“不少省市老年教育是政府有关部门管,上海、苏州是教育部门管。老年教育70%~80%是党的系统搞起来的,当时叫做老干部活动中心,后来办老干部大学。中组部始终在管,而且管得很好。办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我的观点是,怎么有利,怎么管。”
张会长很感慨地说:“最近很高兴,胡锦涛、吴邦国、李岚清、贾庆林、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先后到各地老年大学去视察。吴邦国是最早视察老年大学,去过两次。夫人也在上老年大学,有切身感受吧。当时,李岚清还指示:‘要多办老年大学,办好老年大学。’各省市老年大学开会,省长、市长、书记、组织部长都参加会议,很重视。这里面有个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老龄战略行动规划的制订实施。”
张会长特地向上海老年大学领导推荐介绍办得比较好、有特色的天津、南京、西安、福州、厦门、苏州等地的老年大学。他指出:“老年教育现代化不是与高等教育比硬件,而要重视软件开发建设。现在不少老年大学对科研不够重视。”所以张会长特别欣赏上海老年大学提出的:“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他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为老年教育立言、立论。
张会长还指出:“老年教育要大力宣传、张扬自己。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有这么大的成果,要抓住几个典型,深入采访,大力宣传,推动全国老年教育发展。
张会长最后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让老年人成为最健康的自己,让老年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姚振裕摄影报道·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