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读《三字经》,其中有“诗书易,礼春秋”,笔者只是稀里糊涂地背诵,并不知道这六个字概括了五经的名称,句中的“易”就是《周易》,西汉“独尊儒术”改称《易经》。稍长,垫师讲八卦取象歌,至今还能顺口背出。歌曰: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当时懵懂地知道此为八卦的卦形,并能以上述口诀画出简单的八卦图形,但不知道这些符号又各自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近年,笔者聆听了高建中老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后又阅读了《周易》及《易》学家的部分著作,对《周易》的结构、义理和哲理有了一些了解。《周易》有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卦辞、爻辞,这就是《周易》的“经”文。又以《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共十篇,称为《十翼》,旨在解释《周易》“经”文大义。汉以后被合入经文并行。也明确了古贤把宇宙间变化万端、纷繁复杂的事物分为阴、阳两大类,用两种符号表示:阴物为“--”,阳物为“—”。并知道了八卦各有一定的象征物。如: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如果将八卦的符号两两重叠,便组成各不相同的六画卦形的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卦形以特殊的象征形象,分别喻示六十四种事物现象的特定形态,说明了《周易》作者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原始认识。在六十四卦符号后撰写的卦辞爻辞,分别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卦辞每卦一则,喻示全卦总义,共为六十四则;爻辞也每爻一则,喻示各爻含义。按照六十四(卦)乘六(爻),应为三百八十四则爻辞。因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用九”、“用六”两则爻辞,故爻辞共为三百八十六则。
六十四卦各有六爻,分别处于六级高低不同的层次,称为“爻位”,象征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和身份等。六级爻位由下而上依次递进,名曰:初、二、三、四、五、上,(阳爻以九为代表,阴爻以六为代表),这样排列,表明“《易》气从下生”,即表明事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往往是从低级向高级的渐次进展。
六级爻位的基本特点大体可概括为:初位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潜藏勿用;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适当进取;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慎行防凶;四位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警惧审时;五位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处盛戒盈;上位象征事物发展到顶,主穷极必反。当然,这只是简略概括,在各卦各爻、各种事物所处的具体环境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诸爻又有错误复杂的变化。
据上所述,学习《周易》必须从了解阴阳八卦开始,然后认真研读卦辞、爻辞及《十翼》(即《易传》),六十四卦从六十四种角度分别展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事理特征及变化规律,形成了《周易》独特的哲学系统,深刻地影响着此后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思想,久传不衰。
乾坤是万物之本,《乾》、《坤》两卦则是进入《周易》文本世界的象征门户,是《周易》的精蕴,是把握《易》理的门径。《乾》(下乾上乾)为天,为父;《坤》(下坤上坤)为地、为母。《乾》、《坤》合称天地父母,象征人生天地之间,顶天立地,永远依偎于大自然父母的怀抱,参与万物化育的和合生存境域。
《乾》之六爻取龙为象,并以一条龙的潜、现、跃、飞、亢变化之象,揭示乾健之运动。乾健是天体有规律地运转,永不止息,沿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整个大自然。它是自动的,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它、改变它。人道应该效法天道,如天道运行那样,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刚健豪迈、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理想激励着中华民族,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则充分体现了这一道德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共刚诞生便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及时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提出了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从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首次促成了国共合作,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英勇斗争,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工农运动的不断高涨。后来,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国民党内蒋介石和汪精卫两个反动集团的相继叛变,大肆反共反人民,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大屠杀,革命转入了低潮。然而,即便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举行多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经过惊天动地的“铁流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自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不断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党的领导层逐渐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和“左”的倾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凭主观意志办事,在反右派扩大化之后,又掀起了大跃进、公社化、共产风,结果引发了大饥饿。后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长达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东方这条巨龙,经过潜、现、跃、飞之后,进入“亢”的阶段。所谓“亢”也者,过高过甚之谓也。这时,处于《乾》卦上九,高踞《乾》卦之巅,事物发展到了极限,穷极必反,因而潜伏着盛极而衰的危机,构成了矛盾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契机。居高位如不思危,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必将造成更大损失,甚至会出现无可挽回的后果。《象传》说:“亢龙有悔”,关键在“悔”字上。唯其能悔,方能识时通变,转危为安,使乾道不至于以亢而终。幸喜有悔,我党在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结束了“文革”,总结历史教训,端正思想路线,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使中华大地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党若能继续重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无往而不胜。
《周易》的创制是取法天地的,六爻的变动,包含着上至天,下至地,中至人的道理,所以,掌握《易》道,就能知晓、掌握天下的普遍道理。
《乾》、《坤》为六十四卦刚柔之根本,“卦中之刚柔,皆《乾》之刚、《坤》之柔也”(《郭氏传家易说》)。按六十四卦的卦序,《乾》卦之后即《坤》卦,《乾》卦强调天道刚健,自强不息;《坤》卦则展示阴柔,强调驯顺天道,静合自然,兼容并包,厚德载物。正如人们常说的大地像母亲一样,永远张开她那深厚宽大的怀抱,用源源不绝的丰盛乳汁,哺育大地上所有的孩子——人类及一切生物。
大地安宁宽宏,厚德载物,无物不容,无物不载。我们要像大地母亲那样,胸怀阔大,包容万物,关爱生灵,“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将宽恕作为为人之则,推己及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同时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同情并尽可能协助别人解决面临的“急、难、愁”问题,理解他人,和谐相处,与人为善,“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地宽容柔顺,软弱可欺,而是要坚持原则,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正如朱熹所强调的那样,要“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这才是恰当的举措。
李时珍语:“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地球是全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大地厚德载物,对人类有大恩大德。俗语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说,我们应该恭敬孝顺人类之母,对其悉心保护,恪尽子职,以报答大地之厚德。
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危害地球这个大家园:空气污染日趋突出,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提高;生物多样化减少;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森林、绿地面积锐减,严重地影响人类及其它生物的健康生存……长此以往,地球将不适宜人类居住,不利于生物生存。对于这一严峻问题,我们应就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及早形成共识,积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齐心协力,把地球建设成为阳光朗照、空气清新的大乐园,让人类生存安全、生命健康、生长自由、生活更美好。这是对厚德载物、人类之母养育之恩的反哺之报。
《乾》、《坤》两卦的主旨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影响很大,我们应该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化精神,既要奋斗不懈,积极进取,如《乾》卦所要求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乾》是纯阳之卦,爻位下阳上阳,阳刚之气盛,所谓“刚者易折”,正是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阳刚的缺陷,需要阴柔来进行调和;《坤》卦是纯阴之卦,爻位是下阴上阴,体现了阴柔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揭示了阴柔事物其性虽柔,但渐积渐盛,力量同样无穷。“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能从另一个侧面弥补《乾》卦之不足。
然而,柔而不刚,也不健全,难以成就大事。“阴极必返阳”,乾坤相交,互为体用;阴阳刚柔,相反相成;阴阳合德,化生万物;刚柔相济,“生生不已”。这些警句,启迪人们在观察研究和处理问题时,勿穷极,不过激;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随机应变,不执一端;迪用刚柔,变易无穷,“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等等立论,蕴含着辩证思维与中和思维方式,《周易》的哲学精神,指引和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不止,不屈不挠,共克时艰,顺乎天道,“多难兴邦”。
《乾》、《坤》两卦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故宜两卦合看。两者关系,和谐统一是主要的,乾主坤配,乾尊坤卑,乾唱坤和,乾动坤静,乾健坤顺,相互依存,阴阳合德。《乾》之柔顺以《坤》之阳刚为体,柔顺为用。“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刚健而又柔顺是最理想的状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乾》、《坤》两卦的要义,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两卦的自然智能,迭用刚柔,让“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传》)的辩证法观念深入人心,指导人们的实践。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文化典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它透过神秘的“占筮”外衣,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奥的变化哲理。笔者区区管见,见教大方。
(作者系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学员陈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