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上海老龄大学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志愿者们在为教学管理服务的同时能免费享受学校的教学资源——
校园“和平使者”弘扬文明学风
本报讯 今年春季开学伊始,上海老龄大学的学员们就发现了校园中的新亮点:14楼大厅有志愿者咨询服务台,楼道里有身披醒目缎带的志愿者为新学员指点教室的方位……据悉,自今年年初校方公开招聘志愿者以来,已有近50名学员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这也是本市老年大学中较早成立的一支“官方”志愿者队。
今年64岁的学员魏碧蓉是首批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之一,今年开学第一天,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站在楼道口欢迎新学员。“为了准确引导,我们差不多所有的教室位置都背了下来,只要你问,我就能回答得出。”魏碧蓉在加入志愿者队伍之前就是个热心人,现在,有了校方的“授权”,她工作起来的劲头更足了,“每个教室都排满了课,每次一下课,我就会搬动桌椅,重新布置教室,好让下堂课的学员尽快入座。”魏碧蓉开心地说,成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让她从以前的“隐形”志愿者变成了现在的“正规”志愿者,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
据上海老龄大学校长张宗梅介绍,目前该校共有240多个班级,8000多人次学员,而与庞大的学员人数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学校的教职员工仅30余人,负责教学工作的仅12人。“也就是说,这12名教师要负责管理240多个班级,如果仅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从去年开始推出了“3+
记者从《上海老龄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章程(试行)》中看到,志愿者凭借学校颁发的《上海老龄大学志愿者工作证》,在志愿服务期间可免费参加各类公开课、优先参加热门班级报名。同时,学校将向志愿者赠阅校报校刊、论文集等,并优先刊登他们的来稿。但与此同时,志愿者也需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要服务到一定量的工作时间,一般每月工作一次,每次3小时左右;在服务时间内,应挂牌上岗,不与他人发生争执,工作内容要如实记入工作日记;平时还要承担安全巡查的任务,对门窗、教学设施、电气设备的损坏情况等要及时向校方报告;如果工作表现与志愿者身份不符的还将予以辞退。学校教务处主任濮圣奎表示,今后学校还将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在校园中培育志愿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