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车墩镇社区学校“织耕学堂”品牌项目建设,我校于6月16日、18日、19日组织近200名市民开展“织耕学堂”人文行走活动。三场线路串联丁娘子布艺馆非遗传习基地、陈永康史料馆等六大“织耕学堂”研学基地,让学员在经纬与阡陌间感知地域文化脉络,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线路一:纺织科技·农耕匠心的时代碰撞
缦安顿家纺:技术下的经纬新生
在《深睡眠与床品的关系》讲座中,市民们学习了床品选择的专业知识。随后来到缦安顿家纺的3000平方米展厅,数百款家纺产品陈列有序。工作人员详细讲解现代纺织工艺,让大家直观感受科技为传统纺织业注入的新活力。
陈永康史料馆:稻穗里的农耕密码
市民们走进陈永康史料馆暨打铁桥村村史馆,讲解员介绍水稻栽培专家陈永康的生平及“老来青”稻种培育故事。大家被这位全国劳动模范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打动,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含义,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与当下生活。
线路二:非遗织耕·农旅融合的当代实践
丁娘子布艺馆非遗传习基地:棉布中的非遗传承
长溇村的丁娘子布艺馆内,各类松江布与古老织布机映入眼帘。讲解员讲述织布奇才丁娘子的生平及“飞花布”发明历程,仿佛带大家穿越回古代。在体验教室,改良小织布机供市民动手实践;文创展区的松江布工艺品更是引得众人驻足拍照。
奥德农庄:果园里的耕读新篇
漫步奥德农庄,池塘里鱼儿畅游,草坪绿树成荫,小动物互动区充满欢声笑语。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烧烤区传来阵阵香气,这里不仅是亲子休闲的好去处,更展现了农旅融合的现代乡村图景。
线路三:产业织耕·传统技艺的现代突围
东方刺绣:丝线间的古今对话
在东方刺绣展厅内,工作人员正为市民们讲述品牌发展史和家纺用品选购常识,现场市民听得津津有味,不仅深入了解了品牌的发展脉络,而且通过工作人员的小实验掌握了辨别家纺品质的实用技巧,真切感受到企业在传承中创新、于细节处雕琢的匠心精神。
中饮巴比:中点里的产业革新
在巴比食品创意园,讲解员讲述中饮巴比的发展历程与企业价值观,展现民营企业在党的领导下的蓬勃生机。透明工厂内,现代化流水线与先进设备直观呈现科技为粮食产业赋能的成果,部分市民还现场选购产品,感受品牌魅力。
在三天的活动中,学员们边参观边记录边学习,进一步领悟了“织耕学堂”的内涵,了解了车墩镇历史上的织耕人物,收获颇丰。社区学校负责人表示,未来“织耕学堂”将整合“纺织 农耕 非遗”资源开发课程,规划“人文行走地图”串联各站点,以“织耕”为线,打造终身教育品牌,勾勒传统与现代共生的人文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