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任何的管理形式一样,老年大学的管理体现了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我们不仅要运用管理的普遍原理,更重要的是把握老年大学的特殊规律,大胆尝试和探索,使管理符合老年实际,又能赶上“老”的新潮。
一、老年大学管理的特色
老年大学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老年群团组织。其特有的组合方式使此类”大学“的管理具有如下特色:
老年大学管理的第一个特点是地域性。指那些能满足老年人基本需要的设施、机构所能发挥的作用都具有特定的地理范围。一般而言,一所老年大学的”老年大学生“的分布地域比城区小,但大学到底是一个多大的范围并无确切的、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的界定。例如,一个仅70万居民的荆州市城区,其中心有荆州、沙市两个大的区域,沙市的老年居民因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去荆州城上”大学“,荆州城内的居民亦然。当然更不用说荆州的老年人去武汉上大学。因而,生源的管理也带有明显的地域性。
老年大学管理的第二个特点是综合性。老年大学所在地域不仅是学员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大学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学员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很大一部分要在校内得以满足,他们的人性和素质也要在校内得到完善和提高,这就决定了老年大学管理的内容呈综合性,既包括教学、教研、教师及学员管理,又包括场地设备及财务管理,还包括后勤服务及行政管理;
老年大学管理的第三个特点是直接性。老年大学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基层性主要体现在任何一个老年人都处于无职、无权、无业的“三无”状态,这就要求管理者解决的问题大多是非常具体和及时的,而且管理者也不可能将这些问题推诿到更基层的下边去解决。所以管理往往是直接面对当事人而进行的,没有任何中间协调机构作媒介。
老年大学管理的第四个特点是服务性。由于老年大学是社会结构的最基层,没有任何一级往下延伸的层次,所以它的管理没有发号施令的成分,具有特别突出的服务性。管理是为学员服务的,但学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被管理者,管理者手中没有令学员服从的权力,管理者要做的仅仅是满足学员的需求。从发展趋势来看,各地的老年大学管理基本上都呈现自治的倾向,管理机构是学员民主选举产生的,从事于管理的人员基本上是自愿的,没有任何谋求利益的考虑,各项管理工作几乎都基于满足学员本身的需要。
就中国的老年大学管理而言,除了具有以上普遍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情况。首先是管理水平。在总体上看,目前尚未脱离粗放形态。此外,老年大学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呈“点高面低”之状。此外,大学校园建设缺乏规划,体制不顺,资金和人才匮乏等现象十分普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次是老年大学管理的内在创新性要求比国外强烈得多。这种内在的创新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年大学在中国是个新事物。面对逐步形成大学管理的诸多领域,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需要进行试验和创新。如何探索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将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二、老年大学管理的功能
我们在对老年大学管理功能进行探讨的时候,必须对逐步形成大学组织结构进行先期的研究和构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明确其管理的功能。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老年大学的宗旨和组织目标是什么?老年大学的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要有利于其宗旨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便于逐步形成大学管理的进行。根据现代老年大学发展规律,老年大学发展的宗旨和目标大约有如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老年大学必须满足老年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等各种需求,促进老年人人性的张扬和潜力的发挥。真正体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二是构筑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的老年文化。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的统一体,在老年大学内部应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沟通人与人的关系、进行真切的情感交流。三是发展老年大学经济,提高老年大学保障程度。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发展,老年大学就会是无米之炊。而且,随着老年人的“年轻化”,除了要满足老年人对于服务的需求外,还要提供“年轻”老年人的就业机会。同时提高它对每个成员的保障程度。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老年大学的管理功能。
1、创新功能。如前所述,管理和组织结构密不可分。任何管理都是在一定组织结构下进行的管理,组织结构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制约条件;同时,管理对组织结构具有一种反作用,即管理活动的实际操作和不断深化也将促进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组织结构形成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往往需要保持稳定,但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再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也将变得落后,这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变革来克服其本身具有的惰性和僵化倾向。这种组织变革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内部管理活动的促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位制”转移到了“社区制”,个人业余社会生活的空间主要以社区为界而展开,因而老年大学管理活动的内容比以前要丰富和深刻得多。随着老年大学各项管理活动的展开,组织结构都将受到挑战。所以说,老年大学管理可以促进社区组织系统与组织工作的发展,并通过社区组织改革与创新,实现老年大学的健康发展。
2、协调功能。通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基本事实是:老年人的许多目的无法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达到,必须通过集体的活动和协作才能实现。当许多老年人在一起活动的时候,协调的需要就产生了。所以,老年大学管理最本质的定义应该是:管理就是一种协调。取出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人与人的利益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有些利益追求是矛盾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来求同存异,使老年人之间的各种利益追求能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将老年大学建设好管理好。老年人的需要必须通过一种富有成效的管理来取得,如果没有老年大学的管理活动,上述的矛盾和冲突都不可能得到解决,甚至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随着老年大学愈来愈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空间,无论是在其内部还是外部,都将会有许多问题、矛盾和冲突需要解决。老年大学管理可以通过解决老年人心理上、家庭中、社会上各种冲突与矛盾,协调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
3、激励功能。老年人行为需要动机的驱动,而动机产生的背景又是一种需要。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应该对其成员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激励过程,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把握,才能在组织同步设立一系列的刺激因素,使之符合老年人的需要,从而构成诱因、产生动机,采取行动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另外,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根据组织的目标,随时修正成员的行为,灌输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成员的利益都能统一到组织的目标之下。在老年大学的管理中也是一样,也需要通过一系列激励的手段,来使老年人产生良好的、符合老年大学利益的行为,使大家自觉地认可老年人的目标,积极参与老年大学的公益活动,愉快地服从老年大学的管理。
4、决策功能。组织决策指组织为了实现其设定的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其考虑的是组织的利益和组织活动。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老年大学战略决策,即涉及组织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并且涉及组织整体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战略决策的实施可以形成或创造老年大学的活动能力,属于根本性决策。中国老年大学管理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战略决策,某些老年大学之所以缺乏持续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组织内所有的短期活动无法形成整合的力量。再一个原因就是战术决策失误,这是相当多的老年大学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战术决策的实施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属于执行性决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决策,管理就是一个果断做出决策的过程。老年大学的管理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