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吗?美国有一位前任大法官,一生中先后患有三种癌症,即肠癌、胰腺癌和肺癌,但却活到了87岁,所以大家不要谈到癌症就认为得了就一定活不长,癌其实是一种慢性病”4月26日周三上午,建新居委请来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周医生为居民带来了一场《常见癌症怎么预防?怎么筛查?》的讲座,为大家讲解正确的医学常识和就医知识。
讲座上,周医生借助活动室里的投影仪,从大家熟悉的公众人物说起,分别讲解了高发癌症的国家及原因、中国高发的癌症种类及与他国的区别、导致癌症的风险因素、癌症会不会传染、癌症的三级预防等。“大家知道目前癌症高发国家是哪个国家吗”话音刚落,居民们纷纷猜起来,猜到最后胆怯的说:“不会是中国吧。”周医生从反思的角度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原来日本是高发癌症的国家,其原因和人均寿命长、老龄化情况有关,而中国的排名在第57位,导致癌症的风险因素是年龄,50岁至60岁的患癌机率最高,在癌症趋势上胃癌、肝癌、食管癌在减少,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在上升,胃癌下降的功臣是“冰箱”,大肠癌的患病率上升是因为体内摄入了很多高脂高蛋白。另外,癌症是不会传染的,致癌因素能传染……。周医生细致的讲解着每一个知识点,当中还穿插着有奖问答,发放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手册,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让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简明易懂,大家拍照、提问、举手积极抢答、点头私语,兴致勃勃的回应着医生。在谈到保健品上,周医生指出保健品不防癌,在医学上没有依据,大家如果看到相关字样千万不要上当,因为保健品只是调节类的食品。在筛查方面,要定期去检查,因为早期肿瘤是无症状的,等到有症状时就晚了,以肠癌为例,从息肉发展到肠癌需要有7年的时间,建议大家至少要10年做一次肠镜,平时不做筛查的,一旦查出问题,50%以上是晚期,其中只有1/3的人群是可以开刀的,2/3的人群活不过5年。
40分钟的时间一晃而过,大家听得也是意犹未尽,有有感而发的居民,也有带着问题来的居民,大家在结束后纷纷向居委文教干部表达了受益匪浅的感受和对讲座的认可,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专业的医生走进社区,普及医学知识。
朱雅萍
建新居委